流化床制粒是制药企业生产固体剂型的湿法制粒技术之一。自美国 FDA 提倡使用过程分析技术 (PAT) 以来,PAT被广泛用于实时分析、监测与控制流化床制粒过程。本研究主要介绍了基于流化床制粒的过程检测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方法,过程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近红外光谱、声发射、空间滤波、微波共振等技术;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分为光谱的化学计量学分析、线性回归与非线性算法、过程实时数据建模方法。并综述了近年来 PAT 在流化床制粒过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终点判断、生产过程实时分析检测与异常监控等方面,为流化床制粒工艺选取适宜的 PAT 技术提供了依据。 MORE
2025-03-31 张大玮、田埂、熊皓舒、章顺楠、闫凯境
2025年3月30日-31日,合成生物商业化工艺工程与厂房建设论坛在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流程工业》制药工艺与装备全媒体平台、PharmaTEC制药业联合佰傲谷BioValley共同主办,设置“合成生物工艺开发与商业化生产”和“合成生物学产学研及商业化应用”两个专场,汇聚了来自合成生物学领域的15位学术专家、企业领袖及政策研究者,围绕生物合成工艺开发、厂房建设、质控体系及产业化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吸引了近400位行业精英参会,为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前沿洞见和工程实践路径。 MORE
2025-03-31 崔芳菲
药物警戒专员(The Qualified Person Responsible For Pharmacovigilance,简称QPPV),是指在制药企业的药物警戒体系中专门负责药物警戒事务的专职人员。 MORE
2025-03-30
连续流动化学(Continuous Flow Chemistry)近年来在原料药(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生产中受到广泛关注,其在高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的潜力与传统批次生产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其适用性与挑战需结合具体生产工艺、分子特性及行业法规进行综合分析。以下从适用场景、核心优势、技术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MORE
2025-03-29
本文深入剖析了郭学平博士从透明质酸技术革命到合成生物学前沿的三十年探索,揭示了中国生物制造从追赶到领先的关键路径,并为未来技术产业化提供了战略思考。 MORE
2025-03-28 崔芳菲
新药研发被誉为“死亡之谷”,而CMC(化学、生产与质量控制)正是穿越这道峡谷的核心引擎。如果说药物发现是描绘蓝图,那么CMC就是将蓝图变为摩天大楼的施工队。今天小编带大家深度拆解CMC六大阶段的研究重点,带你看懂创新药工业化背后的硬核逻辑。 MORE
2025-03-28
中药制剂是中医药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和健康保健。然而,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原药材质量不合格、成型工艺缺陷和提纯分离技术不纯熟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于中药制剂生产工艺的分析和改进,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产品质量、人民健康和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大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中药制剂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原药材质量不合格、提纯分离技术还不纯熟、成型工艺存在缺陷等问题,并提出提高药材质量、成熟提纯分离、优化成型工艺的对策,旨在为中药制剂生产提高质量和提升市场竞争力作出贡献。 MORE
2025-03-28 张丁倩
风险管理是确保无菌药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无菌药品生产、分析检测等过程中的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进行风险等级的评估是进行无菌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总结了无菌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风险因素、无菌药品生产质量风险评估和无菌药品生产的质量风险控制,以期无菌药品生产企业能够显著提升质量风险管理能力,进而创建一个高效、安全且稳定的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达到既定标准和规范。 MORE
2025-03-25 黄滔、罗嵚、曾华哲、陈海彤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机械设备与药物生产流程的融合,旨在提升生产效率,保证药品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化机械设备的特点,以及它们如何适应并优化药物生产流程,强调了智能设备在精准控制、自适应调整和数据驱动决策方面的优势。智能控制技术,包括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被详细讨论并应用于药物生产的各个环节,如原料混合、反应控制、产物分离和质量检测。这些技术通过实时监控和优化工艺参数,确保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生产精度,减少了批次间质量差异,并降低了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智能化机械设备与智能控制技术的结合,正引领药物生产朝着更高效、更精准和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MORE
2025-03-25 张莉娟、史海威
多肽的口服给药一直是行业内研究热点,自微乳给药系统(SMEDDS)具有促溶、促渗、激发淋巴转运潜能,抑制P-gp外排/CYP酶活性的潜能等优势,在难溶性多肽的口服给药开发中极具潜力。但是,SMEDDS制剂中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比例,以及其他沉淀抑制剂、促渗剂等辅料的种类和用量,均会对其在胃肠道自乳化形成乳滴的粒径、电荷、稳定性、脂解等性质造成显著的影响。同时,多肽药物本身的性质更会直接决定其在胃肠道内沉淀、降解、吸收的速率。因此,SMEDDS在难溶性多肽口服中的开发,更需要针对特定多肽分子进行处方组成、比例、工艺等的深入探索,以实现其临床转化价值。 MORE
2025-03-25
流体冰兼具液体水的流动性与固体冰的潜热特性,融合了水和冰的优异属性,在暖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流体冰不仅流动性良好,其内部的冰晶还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使其适用于工业管道的清洗工作。采用流体冰进行工业管道的清洗,能够有效避免引入外部杂质。流体冰技术起源于海洋渔业资源保鲜的需求,本文将基于其技术特点,探讨其在制药领域的潜在应用。 MORE
2025-03-24 李红宝
在制药行业中,厂房设施与设备的维护管理是确保药品质量、合规性及生产连续性的核心环节。本文从关键职责、风险管理、维护程序及合规要求等方面,解析制药企业维护管理的技术要点。 MORE
2025-03-24
连续生物工艺的重要性和价值包括上游和下游。经济和可持续性优势以及由于连续生物工艺的模块化特性,该行业能够更快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很多其它行业中,已经成功采用了连续工艺。但连续生物药生产仍存在限制。除了科学因素之外,从批次生产转变为连续生产的障碍很多。20 世纪钢铁行业的生产战略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该行业领域逐步从批次生产转向连续生产。生物制药行业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生产模式的阶段。对于某些类别的生物制药产品,上游连续生产一直被应用:例如,在培养液中快速降解的不稳定蛋白质。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必须尽量减少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这只能通过连续培养来实现,最好使用灌流反应器。此外,这是一个通用的生产平台,可以扩展到其它类别的产品,例如抗体,它们是相对稳定的分子。连续生产同样高效,且生产工厂的占地面积要小得多,避免了多个非增值单元操作。从本质上讲,与批次操作工厂相比,连续工厂的投资要小得多。 MORE
2025-03-24
干燥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物料中水分或溶剂的过程,使其达到特定含水量或溶剂残留标准。在原料药生产中,干燥是关键的单元操作之一,直接影响产品的稳定性、流动性、纯度及后续制剂工艺的可行性。 MORE
2025-03-23
原辅料相容性是药品开发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如辅料选择不当,不仅会影响制剂的外观、含量、有关物质等质量属性,更可能影响产品疗效和安全性,也可能导致产品储存管理需要更苛刻昂贵的条件。但原辅料相容性研究耗时较多,对原料量需求量较大,对质量分析方法要求较高,在研究的早期对原料和辅料、辅料中杂质的活性官能团和潜在化学反应风险进行了解,有助于快速对辅料种类、型号、供应商选择,也能为后续制剂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MORE
2025-03-22
2024-12-31
2025-01-23
2025-02-27
2025-01-17
2025-01-07
2025-02-12
2025-01-22
本文深入剖析了郭学平博士从透明质酸技术革命到合成生物学前沿的三十年探索,揭示了中国生物制造从追赶到领先的关键路径,并为未来技术产业化提供了战略思考。
作者:崔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