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6日,罗氏宣布,FDA 已加速批准 其CD3/CD20 双抗 glofitamab (商品名:Columvi),用于治疗已接受过至少二线系统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散性大 B 细胞淋巴瘤(R/R DLBCL)或由滤泡性淋巴瘤引起的大 B 细胞性淋巴瘤(LBCL)成人患者。这是继 Mosunetuzumab 之后,罗氏成功开发的第 2 款 CD3/CD20 双抗。这两种药物在治疗淋巴瘤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成为罗氏在淋巴瘤治疗领域的新亮点。Glofitamab和mosunetuzumab虽都能够增强T细胞对恶性B细胞的杀伤作用,但它们在分子结构、作用强度、主攻瘤种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可以相互补充,覆盖更广泛的淋巴瘤患者群体。 MORE
2023-06-25 清风
当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而现如今退去得也快。在疫情中占尽天时地利的Moderna公司此刻面对退去的疫情,也褪去了新兴疫苗公司的光环。 MORE
2023-06-21
正值公司成立100周年,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举办年度媒体沟通会,分享面向下一个百年征程的承诺——将植根百年积淀,在多疾病领域引领突破创新,为建设更健康和可持续的世界做出贡献。 MORE
2023-06-21 MRCLUB
近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阿斯利康已起草计划剥离其中国业务,并将其作为香港或上海的独立公司上市。据知情人士透露,在香港和上海上市,可以使得阿斯利康免受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影响。 MORE
2023-06-20 天河小梅西
机械手灵活地揭开药瓶包装盒薄膜,小巧的药瓶从传送带递入设备。理瓶、洗瓶、灭菌、灌装、加塞……一道道工序在机械手和传送带的默契配合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不到一分钟,成品药瓶列队而出……这是楚天科技智慧医药生产线的现场特写,也是世界制药工业的“智造”缩影。 从废弃牛棚,到国际舞台。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楚天科技现已成为世界医药装备行业的知名企业之一,本部产品出口到亚洲、欧洲、南美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占有率正逐年快速提升。 MORE
2023-06-19 三菱集团
6月12日,阿斯利康宣布FDA已受理其AKT抑制剂Capivasertib联合Faslodex(氟维司群)的新药申请(NDA),同时被授予了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内分泌基础方案治疗过程中或之后疾病复发或进展。据悉,FDA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做出审评决定。 MORE
2023-06-16 小时光
2023年6月8日,全球大分子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行业排行第二的三星生物拿到4.11亿辉瑞订单的消息,让“大药企选择CDMO绕开中国”的说法又起。 MORE
2023-06-16
2023年再次延续了上一年的趋势,来自全球TOP10大公司所贡献的研发管线数量越来越少,仅占4.09%,与营收、市值等呈现的“二八效应”几乎完全相反。不过来自中国的药企增添了一抹异色,在榜的中国药企从2家增至了3家,恒瑞、复星去年进榜,石药今年进榜,其中恒瑞三年间在研管线数量增加了一倍。 MORE
2023-06-16
1953年,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在1月26日政务院召开第167次政务会议上,通过了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防疫工作的建议,决定将生物制品作为由国家供应的一类特殊非商品化的药品,由政府统筹全国的生物制品制造、研究、供应,并对全国的生物制品机构进行统一规划和全面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全国生物制品生产供应体系;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省、市、县各级卫生防疫站,同时由国家投资按当时的六大行政区分别扩建和筹建长春(东北区),北京(华北区),兰州(西北区),成都(西南区),武汉(中南区),上海(华东区)六大卫生部直属的生物制品试验所(后改称研究所),专门从事传染病的调查预防以及所需防疫制品的研究与生产。 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建立,标志着新中国在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上有了“国家队”、主力军。 MORE
2023-06-16 人民出版社
近日,艾伯维和罗氏制药宣布中国高管变动。董莉君女士将担任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领导艾伯维制药业务在华的商业运营。罗氏制药中国客户交互业务模式特药领域负责人陈少峰即将离开罗氏公司。 MORE
2023-06-14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天然肽类激素,主要由肠道中的L细胞分泌,属于肠促胰岛素家族,其分泌受进食活动调节,具有血糖浓度依赖性降糖效应。GLP-1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而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靶标。 MORE
2023-06-13 叶枫红
近日,EvaluatePharma发布2023年全球制药50强排名,其中辉瑞以913亿美元位居榜首,中国有四家药企上榜。 MORE
2023-06-12 Mavis
即使生物制药火热如美国,也有打工人含辛茹苦,涨薪幅度不及通货膨胀的另一面。而百济神州、再鼎等中国药企在美国薪酬水平如何? MORE
2023-06-09 Erin 晓琴
6月8日,三星生物(Samsung Biologics)和辉瑞公司表示,他们签署了一项4.113亿美元的长期协议,三星生物将为辉瑞公司生产药品,不过两家公司没有透露“长期”合同的期限。 MORE
2023-06-08 药圈涛哥
我们有史以来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疾病可以治愈的时代,包括那些此前几乎没有治疗选择的疾病。与小分子药物甚至大多数生物制药不同,细胞和基因 (CGT) 疗法正在推动这种功能性治愈的前景。这种惊人的潜力催生了一大批专注于CGT开发和商业化的小公司的淘金热。然而,就像19世纪中期北加州的第一次淘金热一样,这种争先的新动力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并在甲方开发公司向获得许可证批准的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带来了新的挑战。 MORE
2023-06-07 开朗的豌豆射手
6月1日,君实生物(688180)的投资者交流纪要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新冠口服药物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商品名:民得维,产品代号:VV116/JT001)销售收入约1,149.50万元。 MORE
2023-06-07
2025-01-23
2025-01-17
2025-02-12
2025-02-27
2025-01-22
2025-01-20
2025-02-03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进步的关键力量。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揭示其对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的积极影响。数字化转型理论为医药供应链的革新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实现了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无缝对接。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供应链协同、预测与决策支持、智能物流等方面。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并强化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不仅能够提高响应速度,还能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运营成本。本文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对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医药供应链将更趋向于智能化和个性化,企业需持续跟进技术进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作者:韦颖、厉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