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至2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增效,焕‘新’引领”。而6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碳路先锋 绿动未来”。值此之际,我们聚焦制药行业,梳理华润三九、勃林格殷格翰、扬子江药业和正大天晴等企业在节能降碳方面的创新实践,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借鉴。
同时,为响应国家倡导,本公众号也将开启为期一周的制药行业节能技术文章分享活动,欢迎各位读者来阅读。
华润三九:4年降耗17%!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润三九”)是大型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为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目标,华润三九建设近零碳园区,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
华润三九将年能耗超过500万元的制药工厂单元,作为近零碳园区建设的目标对象。这样可以确保实施工作能够带来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通过实施蓄能、蓄冷、太阳能发电、能耗设备改造等一系列措施,预计每个选定的工厂单元将节省15%至20%的能耗。对于年能耗超过500万元的工厂而言,改造后每年有望节省100万元的成本,使得近零碳园区的建设在经济层面具备高度的可行性。
零碳园区/工厂的实现路径
通过与华润电力的合作,落实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华润三九在4年内将单个工厂的整体能耗降低了16%-17%,观澜基地更在2023年产生2000吨绿碳,减碳成效显著。
华润三九近零碳园区建设项目成功打造了企业级精益能源管理平台(简称PMS),该平台深度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以及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并紧密结合华润三九的生产特性。PMS平台基于Docker容器技术和Kubernetes容器编排引擎构建,实现了快速部署、动态扩展、自我修复和滚动升级等功能,打造出一个强大、智能、安全的技术部署架构,为华润三九的精益能源管理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撑。
勃林格殷格翰:历时近10年将碳排放中和为零!
勃林格殷格翰作为国内制药行业第一家碳中和企业,10年来进行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绿色革命”,并成功探索出一条获得国际和国内双认可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2024年,位于浦东张江的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药业(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获得由中国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德国莱茵TÜV颁发的碳中和认证证书,成为勃林格殷格翰全球生物制药网络中首个达成“碳中和”的生物制药基地,同时也是率先“撞线”该里程碑的全球生物制药CDMO企业之一。
在所有能够利用的屋顶铺设太阳能光伏板,实现100%绿色电力转换;采用绿色设计,引进包括制药工艺设施以及风机、锅炉等一系列低能耗、高效率的国际先进设备,助力节能增效;在电能使用方面,基地电力系统投入Power SCADA硬件系统及管理分析软件,掌握电能使用的全部关键节点;此外,基地持续优化锅炉与蒸汽输配系统,减少蒸汽使用,从而降低天然气的消耗等,一系列针对“碳中和”目标推出的创新举措在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基地内随处可见。
脱碳投入与实践也为勃林格殷格翰带来环保方面的积极收益。据悉,该公司单位销售额的碳排放较2021年峰值下降了84%。此外,还收获了更为长远的经济效益和成本节省。截至2024年,勃林格殷格翰通过“碳中和”的降本增效举措创造收益达100万元,预计每年还将节省运营成本近150万元,远远超过了脱碳项目的投入。
扬子江药业:从信息化到数字化
1995年是扬子江信息系统建设的原点,正式部署了第一套信息系统软件,用于财务管理;自2006年起,开始陆续从集团开始,向子公司拓展,部署SAP ERP系统,同时迈入了系统集成的阶段,为日后迈入BI分析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开发灵活性的需求。
在2015年,确立SAP+ORACLE的双ERP体系,生产端使用SAP,销售端使用JDE;2019年,扬子江药业提出了2E战略,成功搭建了集团数字化平台,正式将数据应用大规模地引入到生产运营中;同年扬子江信息化建设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并一直在致力于打造“智慧化工厂”,一是利用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利用设备数字化技术,提升管理效能。比如,利用了智能化生产设备搭建自动化产线,与APS、MES等自动化系统结合,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及执行。并打通SAP及SRM,打通产品供需两端的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柔性制造。
通过SCADA采集生产过程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设备之间智能协作,以及能耗优化和设备养护。通过数据,形成量化指标,数字化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进行实时监控、可视,结合OA及BPM等流程管理系统,推送管理信息,并最终通过移动端进行管理信息反馈,整个管理过程可量化、可视化、移动化,可追溯,最终形成完整的数字化管理的闭环。
正大天晴:零碳工厂实践
正大天晴将“绿色发展”融入企业基因,推行“绿色工厂”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倡导能源节约、三废减排、绿色办公,改善厂区生态环境,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致力于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早在2020年6月,正大天晴投资600万元、年均发电量超过140万千瓦时的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这是连云港市医药企业中第一家成规模应用的光伏发电项目,标志着正大天晴的绿色能源建设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正大天晴的光伏发电站建设安装在海州厂区车间、高架库屋顶的闲置面积,年平均发电量超过14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近500吨煤。
工业用水是能源消耗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正大天晴在多个厂区开展水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将纯化水机组RO浓水回收利用,用作楼顶冷却塔补水、冻干机真空泵冷却排水、动物房冲洗用水。在海州厂区,四台纯化水机组平均每天回收RO浓水189吨,不仅减少了废水排放,而且每年可节约自来水约6.6万吨。
▲RO浓水回收系统
▲空调系统
结 语
在国家“双碳”目标指引下,制药企业正从单一节能改造向体系化绿色制造迈进。正如全国低碳日主题“碳路先锋 绿动未来”所倡导的,这些先行者的实践表明:降碳不是成本负担,而是竞争力重塑的机遇。随着更多药企加入绿色转型行列,制药行业将为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建设注入可持续动能。
责任编辑 | 邵丽竹
审核人 | 何发
邵丽竹
何发
数字化和集成工程技术可用于应对生物技术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速度、灵活性和成本效益是当前制药行业的三大痛点,Zeta公司作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特别为此开发了智能工程服务。这些数字工具中包含了Zeta的全部经验和工程能力。
2021-08-09 Anke Geipel-Kern
眼科药物市场是医药行业增长最快的市场领域之———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2.85亿人患有视力障碍,且由于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以及空气污染的加剧和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加,眼科疾病日益普遍,预计未来受视力障碍影响的人数还会进一步增加。
2021-08-09 由Aero Pump公司供稿
随着Covid-19疫苗接种人数的不断增多,疫苗的供应也宣布告急——制药生厂商的生产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合同制造商(CDMO)的机会已经到来。
2021-08-09 Anke Geipel-Kern
2025-04-24
2025-05-16
2025-05-11
2025-04-29
2025-05-23
2025-05-22
2025-04-28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评论 0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