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前情况,Stockwits的分析师对收购成功率给予了50%的预期。“实际上应该比这个概率更高。”来自CAR-T行业从业者陈索(化名)对这项收购的心态要更积极一些。
据陈索了解,谈判焦灼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传奇生物的各股东态度不一致。“小股东基本满意,但大股东对交易价格不满意,觉得卖方有压价的嫌疑。”他说,“但是之所以说成功的可能性高,是因为如果不出手的话,未来要背的风险更大。”
陈索所说的“压价”和“风险”,都和传奇一开始发起收购谈判的起因直接相关。
早在两个月前,一家名为StreetInsider的媒体报道称,传奇生物已聘请投资银行Centerview Partners 帮助其董事会评估该公司的收购要约。这家投资银行曾在2023年底,以比公司市值溢价 86% 的价格帮助阿斯利康和亘喜生物牵线成功。
但截至目前,传奇生物和其母公司金斯瑞对此消息均拒绝置评。
业内普遍认为,在传奇的核心产品Carvykti进入上升期之际,公司突然接受收购邀约,直接原因在于公司和其母公司金斯瑞在今年春天卷入了美国《生物安全法》的一系列漩涡之中。但大国博弈不该成为影响项目价格的核心因素。
根据此前业内猜测,收购的溢价区间在30%-50%左右,这也让这次交易的收购价有望达到150亿美元。“对于传奇这样一家公司来说,这个价格没能达到预期也能理解。可惜的地方在于现在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Carvykti刚刚被批二线,销售上的不确定性比较大。”陈索分析道。
Nature曾有文章预计,Carvykti其销售峰值有望在2027年达到50亿美元。而在去年,这款刚上市一年的产品刚刚突破5亿美元大关。根据今年已经放出的季报数据,市场认为Carvykti在今年的销售能够撞线10亿美元。
在如今CAR-T群狼环伺的高强度竞争下,Carvykti能在多快时间内兑现销售峰值,将决定了传奇生物的资产价值。而对于这一点,行业内依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01-
多事之秋
传奇生物的“被卖”背后,有着地缘政治的难言之隐。
4月30日,两名众议院议员致信FBI 局长和国家情报总监,要求对金斯瑞和其三个子公司进行情报简报,其中就包括传奇生物。
值得注意的是,写信两名议员之一Raja Krishnamoorthi正是《生物安全法》的最初倡议者。就在9月10日,联邦众议院就禁止与某些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签订合同进行全体投票,法案以306票赞成,81票反对获得通过,将提交参议院。
尽管信件中提到金斯瑞和子公司的经营“不一定等同于非法行为”,但鉴于其“在全球行业中取得主导地位”的愿望,需要进一步了解其现有情报和执法信息,并评估它们试图取代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的影响。
这一信件引发了市场震荡。4-6月,传奇生物在美股价几乎跌到谷底,比2-3月的近70美元/股跌去了三四成。
而对于其母公司金斯瑞而言,这一事件的调查影响更为深远。
2023年,金瑞斯从美国市场获得收入5亿美元,在总营收中占据60%。且在公司的客户中,不乏美国的政府机构:自 2023 年以来,金斯瑞已收到来自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HHS)、农业部 (USDA)、国防部 (DOD) 和退伍军人事务部 (VA) 的美国政府合同,总价值数百万美元。
未来,金斯瑞也许面临着海外订单下滑的考验,这一预兆已在上半年初现:根据半年报,公司非细胞疗法外部收益2.81亿美元,同比下降0.2%。CDMO业务上半年收入4040万美元,同比下降37.9%。
“传奇的CAR-T业务几乎支撑起了金斯瑞的全部增长点,对它的意义绝不在于某一款产品的销售额。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对于收购额的看法可能和市场普遍看法不同。”一名投资人说到。
在这名投资者看来,在切割传奇生物后,金斯瑞大概率还要再重新打造一个biotech板块,才能稳住投资者的基本盘。“最快的方式当然是直接买,不管是管线还是公司。”他说,“但买回来以后,肯定还是要几亿几亿地输血,同时还有其它子公司要养;这样想来,一百亿其实也不那么够花。”
-02-
Carvykti的命运
在经过两年左右的市场验证后,传奇与强生合作的Carvykti已经超越了BMS的Abecma,成为最畅销的BCMA CAR-T细胞治疗产品。
去年,Carvykti的总销售就达到了5亿美元。根据强生7月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 Carvykti的二季度销售额达1.86亿美元,上半年合计销售额3.43亿美元。而市场的预期是今年的销售有望突破10亿美元。
原因之一就是今年4月,FDA正式批准Carvykti被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二线治疗。随后,欧盟委员会(EC)也批准了这一二线适应症。根据传奇的二季度业绩说明会,这一提线所带来的收益未反映在二季度年报中,但新订单中已经有50-60%的比例来自二线。
另一利好消息则是产能的提升。公司表示,7月份开始,随着Cartitude-5入组完成和诺华代工厂的临床试验产能获批,下半年商业化产能将显著提升,三季度和四季度均将有一定的环比提升。
产能限制是盘绕在很多CAR-T产品头上的魔咒,由于需求量巨大,强生曾暂停了推进Carvykti在英国的报批程序。此前,传奇生物的首席执行官黄颖曾分析过Carvykti供应受限的两个因素:一是全行业的慢病毒载体短缺;二是设计和培养治疗性T细胞的能力或槽位受限。
为此,强生牵头的一系列行动都旨在缓解供应压力:将一部分生产委托给诺华,七月份其位于新泽西州莫里斯平原的工厂开始进入临床生产;一家位于荷兰的强生工厂预计将于2025年投产,以支持Carvykti的慢病毒成分;传奇在比利时根特工厂也将在2025年步入商业生产。
然而,即使Carvykti目前正处于适应证、产能两头开花的良好势头,一些业内声音对其前景却没有那么乐观。
“达到50亿销售峰值的预期,是假设Carvykti能进入一线疗法。”陈索说到,“但价格依然是门槛。即使医生能用,病人用不起,也不会产生太大变化。”
目前,传奇生物的CARTTITUDE-5和CARTTITUDE-6两项临床试验分别是与一线药物治疗、与骨髓移植对照。其中,CARTTITUDE-5做的是关键头对头3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束时间在2026年左右。
而在2026年之前,是否会有更便宜、效果更好的治疗方式出现,谁也说不准。
目前,仅BCMA CAR-T这一赛道就已经站满了人,国内选手就包括了驯鹿医疗、科济药业、西比曼生物等。而新疗法的涌现也在搅动市场格局:BCMA/CD3双抗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上也体现出不俗效果,除了强生的Tecvayli和辉瑞的Elrexfio已被FDA获批外,再生元的Linvoseltamab也在今年提交了上市申请。
除了安全性更好、可以连用等优点外,双抗产品的价格看上去也比较容易接受。Tecvayli每月的费用为39500美元左右,尽管最终花费取决于患者的疾病进展,但比起Carvykti一次性售价46.5万美元依然“亲民”不少。
“强生几乎包揽了骨髓瘤的前沿疗法,所以它是不愁没牌打的。”陈索提到。作为目前业界认为最有可能成为收购案“买方”的公司,这一点也让它在价格谈判上站在了比较有利的位置上。
-03-
新的“传奇”
除了明星产品Carvykti以外,CGT行业对传奇这家公司的关注还在于其实体瘤相关管线。
去年11月,传奇生物与诺华就特定靶向DLL3的CAR-T疗法签订了总额超11亿美元的独家全球许可协议,包括其自体CAR-T细胞疗法候选药物LB2102。这是一款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产品,出海成功也意味着公司在实体瘤CAR-T产品的开发商,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除了LB2102以外,传奇生物的实体瘤布局还包括针对胃癌、胰腺癌的Claudin18.2产品和针对肝癌的GPC3产品。
实体瘤对于CAR-T产业来说,是一个早晚都必须走向的出口。而之所以目前全球在这方面无法取得突破,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实体瘤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抑制因子,不利于CAR-T细胞的存活。而根据传奇生物介绍,目前公司开发的技术手段,可以在T细胞上表达其它的蛋白或者受体来对抗抑制因子,以达到抗干扰且保持细胞疗法的增殖能力。
早在2021年,时任公司首席科学官的范晓虎就曾表示,公司的下一步工作将以攻坚实体瘤为主线。但实际上,这一任务进度依然进度缓慢,尽管大部分实体瘤管线在当时就已经进入临床1期,但三年后依然未有管线进入2期。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做CAR-T太烧钱了。像传奇这样一家公司,只能选择一两个管线主推,不太可能实体瘤和血液瘤一起抓。”陈索说到。
由于在临床数据上看到了希望,这两年公司的主要目标被转换成了尽早将Carvykti推上一线。市场预估,以此为目标的临床项目CARTTITUDE-5已经花去了 4亿美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分身乏术的传奇生物在实体瘤进度上必然会落后。
传奇生物靶向Claudin18.2的管线LB1908目前依然处于1期阶段;而竞品科济生物的CT041在2022年3月就已经进入2期, 在今年6月的ASCO年会上,科济对目前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口头报告,在疗效和安全性上都表现积极。
也许被收购本身对于传奇生物而言,依然存在偶然与无奈的因子;但对于公司的管线——尤其是那些为了短期目标而不得不暂缓的管线来说,被一家MNC接手也许是一件幸事。作为一家擅长早期开发的纯正biotech,传奇的“放手”也许会让更多管线曲塑造一些新的“出传奇”。
深蓝观
邵丽竹
何发
2024-09-23
2024-09-27
2024-12-03
2024-10-04
2024-10-14
2024-10-15
2024-12-03
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剂型之一,其传统生产模式存在产尘量大、生产暴露环节众多以及工序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生产 OEB4-5 级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车间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针对高毒性或高活性等固体制剂生产所需采取的技术手段与措施。
作者:卞强、陈宁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