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6所承担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品质硅酸钇镥晶体的研发及产业化”日前正式通过验收。这种新型晶体的研制成功,将推动准确诊断肿瘤的关键核医学设备――医用PET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实现国产化。
据了解,医用PET机能够尽早地发现癌症肿瘤细胞,增加患者早期治疗的几率,硅酸钇镥晶体则是医用PET机的核心器件。通过两年的开发研究,目前中国电科26所已成为了国内唯一具有硅酸钇镥晶体产业化生产能力的单位。
“目前,全国仅有少数三甲医院拥有PET机,且全部依靠进口,购买一台设备的费用达上千万元,患者承担的单次检测费也较为昂贵,大约需数千元。”中国电科26所有关负责人称,如果PET机实现国产化,将有助于降低PET机的生产运行成本,相应的患者检测费也将降低。
据透露,在项目执行中,这种新型晶体已经实现销售产值3000万元,其中出口创汇60万美元。
该负责人介绍,硅酸钇镥晶体的成功研制已推动中科院北京高能物理所、中科院上海生物研究所对医用PET机的研究开发,目前两家单位的医用PET机均处于临床验证阶段,今后医用PET机依赖进口的状况将得到改变。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11
2025-03-27
2025-04-15
2025-03-04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