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目前NDM-1超级耐药细菌正在全球快速传播。感染病例在全球均有分布,且已在人类重要的致病菌志贺氏菌中发现了NDM-1基因,预示全球NDM-1超级耐药细菌防控形势极为严峻。在近日于北京举办的第六届传染病应对团山论坛上,全球NDM-1超级耐药细菌发现者、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蒂莫西·沃尔什报告了上述最新研究发现,并为中国防控该耐药菌提出建议。
沃尔什在论坛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NDM-1超级耐药细菌多见于医院环境,对住院患者往往具有致命性影响。因此,加强公共卫生措施非常重要,最关键的是要防止NDM-1超级耐药细菌传入医疗机构。这需要对入院病人进行NDM-1超级耐药细菌感染筛查。一旦发现感染者,立即采取隔离治疗,严格防范院内传播。他说,目前在一些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人群NDM-1超级耐药细菌携带率已经超过40%,失去了筛查入院病人实施预防控制的机会。而在中国,NDM-1超级耐药细菌携带率估计还很低,采取这一预防措施非常必要。他建议,中国积极开展院内感染监测、社区人群和病人携带率监测、环境监测等综合防控措施,以应对NDM-1超级耐药菌的挑战。
NDM-1为沃尔什于2008年首先在印度患者中发现的一种新的超级耐药基因。该超级耐药基因可在细菌之间传递,从而使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获得耐药性,增加治疗的困难。沃尔什报告称,NDM-1基因定位于耐药质粒上,质粒是一种环状的DNA,能够在多种细菌体内进行独立复制。“超级细菌”的流行,从本质上来说是超级耐药质粒的流行。至于该质粒为何能够广泛快速传播,目前还没有答案。
团山论坛由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
2010年8月11日,沃尔什关于NDM-1的研究论文在《柳叶刀·传染病》上发表,引起世界关注。9天后,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讯,号召各国政府加强监测抗生素耐药性,抗击“超级细菌”对人类的侵犯。同年8月,我国卫生部成立由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院士牵头的全国NDM-1耐药基因检测协作组;10月,在宁夏两名新生儿和福建一名老年患者身上共发现3株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其后,我国卫生部出台了“史上最严格”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2025-04-10
2025-04-15
2025-04-24
2025-05-16
2025-05-11
2025-04-29
2025-04-09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