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问答
7月24日的“糖尿病”栏目刊登了《把餐后血糖HOLD住!》一文,其中提到餐后高血糖的控制可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微血管病变、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现有读者来信,希望了解HbA1c检测的意义及如何向患者解释该检测结果。为此,本期报纸特别请专家撰文来解答以上问题。
了解HbA1c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其增高对人体各系统均造成影响。例如,HbA1c可改变细胞与氧气的亲和力,引起组织与细胞缺氧,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引起眼内晶状体病变,造成白内障;还可诱发糖尿病肾病;增加血脂和血液黏稠度,致心脑血管疾病。
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 因患者的血糖水平是波动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反映的只是患者瞬时的血糖,易受进食、劳累、紧张等因素影响。而 HbA1c可稳定、可靠地反映患者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等因素无关。
随着HbA1c逐渐受到重视,众多学者认为须明确HbA1c和平均血糖水平之间的关系(表1)。在2007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年会上报告了一项国际平均血糖(ADAG)研究小组的研究,其结果显示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和平均血糖水平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种族及吸烟状况等因素影响。
鉴于对HbA1c标准化的测定技术尚未在我国普及,其诊断的敏感性也存在不足,目前尚不推荐使用该指标诊断糖尿病。
指导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HbA1c检测的目的是消除波动的血糖对病情控制的影响。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血糖波动较大,HbA1c检测是其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其血糖检测较便捷、可靠,HbA1c检测可作为患者治疗是否达标的标准之一,若未达标须改变其治疗方案。总之,医生应根据HbA1c检测适当地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
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有助于HbA1c达标。HbA1c水平相对较低时,餐后血糖贡献较大;当HbA1c水平相对较高时,空腹血糖贡献较大(图)。
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及预防并发症 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HbA1c须维持在8%以下,这可减少巨大儿、死胎、畸胎的发生;对于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眼病患者, HbA1c在8%~10%提示视网膜病变为中等程度,待血糖控制达标后可用激光治疗。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HbA1c每增加1%,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就增加15%~18%,死亡率也增加20%~30%。
可用于昏迷患者的鉴别 当患者发生脑血管急症时,应激反应可使血糖增高,但其HbA1c正常;若HbA1c增高,则提示患者处于高血糖状态。
HbA1c控制目标
血糖控制是延缓糖尿病进展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对于HbA1c的个体化控制目标究竟是多少,目前国际上还存在分歧。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认为血糖控制目标为HbA1c<7%,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美国内分泌医师学会/美国内分泌学会(AACE /AC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有效控制糖尿病全球合作组织(GPEDM)和加拿大糖尿病学会(CDA)则建议在一般情况下 HbA1c应<6.5%。
国内有专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标为HbA1c<7%,但其控制目标应个体化,不可因过分强调HbA1c达标或正常化而增加患者发生低血糖、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危险。
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已达标,且控制得较平稳,须每年至少接受2次HbA1c检测;须改变治疗方案或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以及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每3个月检查1次HbA1c。
对于患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不可靠,须用糖化血清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来评价其血糖的控制情况。
为优化治疗结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发布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该共识建议:不笼统推荐成人 2型糖尿病的HbA1c控制目标,从病情分层和社会因素的差异分别建议相对较合理的HbA1c控制目标(见表2);强调血糖控制须安全、可行、科学、专业,其中安全性最重要;同时,也强调了血糖之外其他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控制。
2024-08-17
2024-09-02
2024-08-09
2024-08-06
2024-08-19
2024-08-15
2024-08-28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无菌方法开发及验证。通过采用薄膜过滤法,使用1mol·L-1硫酸镁溶液对样品及所用培养基进行处理,pH 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 0.1% 组氨酸、0.3% 卵磷脂和 3% 吐温 80)进行冲洗,有效地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得出的结论为采用 1 mol·L-1 硫酸镁溶液及 pH 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 0.1% 组氨酸、0.3% 卵磷脂和 3% 吐温 80)可以有效地消除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抑菌性能,可以将该方法用于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无菌方法验证。
作者:印萍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