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1960—2006年间从浅部真菌感染中分离所得致病菌以念珠菌和皮肤癣菌为主,红色毛癣菌数量最多。该论文发表在《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2, 45(8) 541-544 ]。
研究者通过归类、统计1960年1月至2006年12月(1991年9月至1992年7月缺如)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真菌室分离鉴定自皮肤、黏膜浅部真菌感染中的病原真菌。标本来自全院各临床科室门诊、住院患者、湖北省地县及邻近省市有关医院。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生理及生化实验方法。
结果显示,菌株合计11 989株,鉴定出23个种,16个属。可分为皮肤癣菌、念珠菌及酵母菌(含马拉色菌)、非皮肤癣菌之丝状真菌3大类。除去可能为污染菌的非皮肤癣菌之丝状真菌(287株)外,其余11 702株菌中,以念珠菌(5642株,48.2%)和皮肤癣菌(5279株,45.1%)为主,酵母菌占3.8%(449株),马拉色菌占2.8% (332株)。在种属水平上排序,菌株数处于前3位的真菌种类依次为红色毛癣菌(3865株,33.0%)、白念珠菌(3110株,26.6%)和非白念珠菌(2532株,21.6%)。皮肤癣菌分离自掌跖、指趾间以外光滑皮肤损害的最多(1787/5279,占37.7%),数量最多的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紫色毛癣菌。念珠菌大多分离自黏膜部位(4099/5642,72.7%),白念珠菌数量占第1位。
2025-01-23
2025-01-17
2025-02-12
2025-02-27
2025-01-22
2025-01-20
2025-02-03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进步的关键力量。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揭示其对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的积极影响。数字化转型理论为医药供应链的革新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实现了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无缝对接。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供应链协同、预测与决策支持、智能物流等方面。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并强化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不仅能够提高响应速度,还能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运营成本。本文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对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医药供应链将更趋向于智能化和个性化,企业需持续跟进技术进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作者:韦颖、厉欢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