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一研究小组在近日出版的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说,如果凝血酶原出现异常,血液凝固就无法“刹车”,可能导致血栓症。
人体受伤出血时,生成于肝脏的一种血液凝固因子凝血酶原就会变为凝血酶,使血液凝固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另一方面,凝血酶还会与具有抑制血液凝固作用的蛋白质抗凝血酶结合,避免血液过度凝固。
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此次发现,基因存在异常的变异性凝血酶原即使变为凝血酶,也几乎不与抗凝血酶相结合,血液会持续凝固,导致血栓症。
与血栓症有关的疾病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很多时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有望促进研发治疗和预防脑梗塞及心肌梗死的新方法。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27
2025-03-11
2025-03-04
2025-04-15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