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体外诊断技术产品开发重大项目课题支持的一项研究成果在京发布,由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深圳迈瑞生物医疗公司等研究人员,利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疟原虫感染上取得进展,研究人员在国内首次利用红细胞异常粒子确定红细胞感染,从而提示疟原虫感染风险的技术,为疟疾流行区大规模人群筛查提供了可能。
据了解,在疟原虫感染诊断中,主要采用镜检手段。该课题组参与者、解放军总医院丛玉隆教授指出,每确诊一名疟原虫感染的患者,理论上需要人工检测1000个红细胞,耗时耗力,难以完成人群大规模筛检,所以提高检测效率和速度对人群筛查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利用新一代血液细胞分析仪BC-6800,探索建立了激光散射结合荧光染色三维分析(SF Cube)技术平台,采用细胞三维识别分析技术,通过对每个细胞粒子信息的三维甄别,提供更加准确的异常细胞报警信息。
研究人员通过聚焦红细胞异常粒子群,建立疟原虫与红细胞感染相关联系,给出明确的疟原虫感染参数,用于疟原虫感染报警。以前约20分钟才能筛检一个样本,而采用这一研究人员在全国多家综合三甲医院和云南省思茅地区进行了疟原虫感染测试,通过对万余例临床样本(含体检、病房、门诊)筛检,基本排除假阳性风险。
研究人员也将该技术在印度孟买Dr. Bhide实验室对497例样本进行试验,证实了有效性。目前,研究人员正与非洲疟疾高发区的医疗机构合作,争取采集到更多的样本数据。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27
2025-03-11
2025-04-15
2025-03-04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