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技术集成的开创性项目
用于集成4个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不锈钢平台(反应器的容量分别为50 l、500 l、2×2000 l)
后续订单:其他生产线
正因如此,这家瑞士公司非常满意,并委托Zeta建设第二条生产线。与原始系统一样,该生产线集成了4个Cytiva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为了确保GMP合规性,Zeta进行了额外的“钝化”步骤,并通过内窥镜测试监测焊缝的改善情况。这消除了松动的金属芯片对温度控制单元(TCU)造成损坏的风险。不锈钢工作平台和介质供应线的结构也根据需要进行了调整和优化。这为燃气箱、泵和天平的存放创造了额外的空间,并提高了可达性。不过,工作平台的扩展大大增加了介质供应线和电缆线路规划的复杂性。
成功实施了许多后续项目
Zeta的自动化销售主管Maximilian van de Graaf解释道:“当客户完全相信快速通道项目的成功时,他便会要求我们在一些后续项目中继续实施Zeta的一次性集成概念。”这些项目不仅涉及瑞士的工厂,还涉及德国的一个生产工厂。大多数项目都集中在Cytiva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自动化和将其集成到现有的控制系统中。此外,项目内容还包括与现有IT基础设施的集成,天平、TCU和其他设备的集成、改造项目、工厂验收测试等。所有这些项目都证明了Zeta的自动化团队能够优秀地应对将一次性技术集成到更大的自动化基础设施中的挑战。Maximilian van de Graaf满怀激情憧憬未来:“我期待在更多的项目中通过我们的方案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支持。”
撰稿人 | Peter Hartmann
责任编辑 | 胡静
审核人 | 何发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27
2025-03-11
2025-03-04
2025-04-15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