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药圈中,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印尼是最容易取得EUA的国家之一。”
这两年,因为Biontech、莫德纳等公司研制的新冠疫苗效果一骑绝尘,mRNA领域一直沐浴在荣光中,资金也随之滚滚而来。
仅仅在2021年,中国该领域的投资额已达到13.61亿美元。其中,艾博生物是获得关注最多的一个——仅在2021年就拿到总计超过11亿美元融资,占整个领域投资额的80%,还以超过7亿美元的单笔融资额刷新了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纪录。
而艾博与沃森合作的这款新冠疫苗,也一直是国产mRNA疫苗中进度最快的那个——它背负的期待最大,当然压力也最大。
2022年年初,这款疫苗公布的Ⅰ期数据,效果不甚理想,一度让投资人们有些担忧它的将来。那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人们只能知道,它的III期正在多个国家地区开展,但数据却始终不曾公布。
在中国,艾博的mRNA疫苗何时上市遥遥无期,随着新冠窗口期的极速开启和关闭,属于它的机会也将转瞬即逝。如果手握11亿美元,却到如今一个上市的产品也没有,无疑会透支艾博和整个中国mRNA赛道的信誉。
而如今,它在印尼获紧急使用授权的消息传来,总算有一个产品上市——可能松口气的只有它的投资人。至于这款疫苗的效果、未来在印尼的商业化,这些制药界最核心的价值衡量体系,依旧无解。
新冠疫情留给mRNA疫苗的时间窗口已不多。那些拿到大笔投资的中国mRNA疫苗企业,虽然已经早早斥巨资建了厂房,但临床试验的进展,以及最终获批的时间依旧不能确定。一位药企的人士透露,去年拿到巨额投资的一位mRNA疫苗企业的老总,因为疫苗的进展不尽如人意,总是大发雷霆。
欧美在mRNA技术上多年的积累,让莫德纳、辉瑞/Biontech等企业拔得头筹,将赛道变成融资界的黄金赛道。但最怕,中国押注mRNA的投资人,只猜中了前头,但猜不中结局。
不过,即便艾博在这场游戏中已进入尾声,但经历融资辉煌、手握11亿美元的它,在创新药寒冬中,肯定不是输家。
-01-
作为首个进入临床III期的国产新冠mRNA疫苗,沃森/艾博生物的这款产品一直被寄予厚望。但人们盼了一年,II、III期临床数据仍未公布。
据此前公布的Ⅰ期数据,这款疫苗转阳率低、不良反应率偏高。
在此情况下,中国CDE对这款疫苗的审批保持一贯的谨慎。印度尼西亚却表现出充分的认可,给了它紧急使用授权。
为什么是印尼?
自辉瑞/Biontech与莫德纳的两款新冠疫苗成功以来,mRNA从冷门领域一举跃为各国投资人、Biotech们押注的最热赛道,也成了不少国家希望拥有的尖端技术。
而在批准沃森/艾博这款疫苗之前,印尼人可以在其境内接种的新冠疫苗有12款,包括国药、科兴、智飞等中国产品,也包括辉瑞/Biontech、莫德纳、Novavax这些国际常见种类。不过,这些疫苗都是从海外进口的。直到2022年9月29日,印尼才授予其本国研制的一款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许可。
减少对进口新冠疫苗的依赖,一直是印尼的梦想。
而伴随沃森/艾博这款疫苗的获批,艾博将与印尼当地企业合作,在雅加达建成东南亚首个mRNA疫苗商业化生产基地。
在印尼本土生产新冠疫苗,并得到mRNA这种尖端技术转移,对印尼来说,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在这一大环境下,沃森/艾博这款疫苗在印尼得到了一路绿灯——从开展III期临床到给予紧急使用授权,只用了一年时间。
从10月7日的mRNA疫苗生产基地开幕式上,也足够看出这个国家对这起合作的重视:除了艾博创始人英博与其当地合作公司的创始人,印尼的总统、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长、卫生部长、食药监局局长都来到了现场,发言内容也显然一片欢欣鼓舞。
印尼总统在发言中强调:“使用mRNA平台生产新冠疫苗,这在东南亚尚属首例”。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长指出,这次合作“将助力印尼实现疫苗本土化”。
万事俱备,印尼离自己的野心更近一步。而背负着投资人期望的艾博,也可以舒一口气了。
印尼的紧急授权对艾博生物来说尤为重要,既能聊以安慰,又能带来一种期望——这款疫苗在国内也快批准了?
一位投资人对此持悲观态度:在印尼获批,和在中国获批是两回事。中国的疫苗审批尤其是新冠疫苗审批,极其严格。如果疫苗本身的安全性等问题经不住中国药监局的审查,印尼的紧急授权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虽然中国急需自己的mRNA疫苗,但究竟谁能拔得头筹,都要等到III期临床数据揭晓才能知道。
-02-
如果一款国产mRNA新冠疫苗试验数据不错,并很有希望上市,它如今面临的又是一个怎样的局面?我们先来看海外市场。
一方面,新冠原始株疫苗市场已十分饱和,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进入2022年以来,不少较为发达的国家都面临着新冠疫苗库存过剩的问题,甚至想捐赠都难有国家接收——由于那些库存疫苗临近保质期,即使是临床数据最好的辉瑞、莫德纳疫苗,受捐赠国通常也并不感兴趣。
在此大环境下,今年才上市的新冠疫苗,在海外很可能遭遇一个尴尬的市场环境。
例如Novavax疫苗,今年春夏陆续在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获批后,接种情况却十分不理想。以美国市场为例,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0月初,这款疫苗交付了大约84.1万剂,其中只有不到3.3万剂被接种。市场的缩小与接种量的低迷,让Novavax不得不与之前有约的CDMO公司终止合作,并赔偿1.85亿美元。
而值得注意的是,Novavax新冠疫苗的保护率数据与辉瑞/Biontech、莫德纳相当,而且副作用更小,获批前曾一度被全球看好。
另一方面,新冠疫苗市场的竞争,已进入下半场:对当前主流毒株有更好防护效果的二代苗。
辉瑞/Biontech和莫德纳都已推出了两款二价新冠疫苗,分别针对原始株和奥密克戎BA.1毒株,以及针对原始株和奥密克戎BA.4、BA.5毒株。由于新一波疫情袭来,多个国家都在急着审批、订购这几款二价苗。
不过,虽然这些二价苗对奥密克戎毒株的防护效果比原始疫苗好了不少,但在多个已获批地区,民众接种的意愿并不高。例如,据欧洲疾控中心的数据,今年9月,欧盟每周接种的新冠疫苗数量在100万-140万之间,而去年同期是每周600万到1000万。
面对辉瑞和莫德纳的二代苗,市场热情尚且如此,后入场的企业境遇可想而知。显然,对疫苗企业来说,即使紧跟新毒株去研发,只要防护率没有较大突破,新冠疫苗的国际市场注定已大为缩小。
-03-
再看国内市场。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mRNA新冠疫苗在中国获批。这也给国产mRNA新冠疫苗留下了时间窗口——它们依然有一定的商业化潜力。
不过,即使有市场空间,能吃到这款蛋糕的依然只有赛道上先跑出来的前几名。在去年大举融资的初创企业艾博、斯微之后,2022年一季度,又有几个企业纷纷入局。
目前从临床进度来看,沃森/艾博的这款疫苗目前是国内首个进入三期临床的。最近在印尼获得紧急使用授权,也算是给了投资人一个交代,但也只是给投资人交代而已。同时,在二代新冠疫苗的研发中,两家公司并未再合作,分别在推进各自产品的临床试验。
较早“动身”现在还有消息传来的还有斯微生物。今年4月,斯微生物宣布mRNA新冠二代疫苗获批临床,并于8月宣布一期临床试验入组完毕。
不过,几位后起之秀的速度很快,从节奏上甚至超越了当时的沃森/艾博和斯微生物。
不久前,康希诺透露其mRNA新冠疫苗已进入二期临床。这家公司于2020年5月与加拿大Precision Nano Systems(PNI)联合宣布利用后者的mRNA 技术平台开发 mRNA疫苗。康希诺本身有着完整的临床测试及试验的平台,加上此前腺病毒新冠疫苗研发落地中积累的团队经验,前期速度应该会比较快。
石药集团的节奏也比较快。同样在今年4月,石药集团也宣布已经进入mRNA新冠疫苗的临床步骤,由石药中奇公司核酸研究院主研,生产在石药的子公司巨石生物。
“石药的脂质纳米平台一直都很强,有几个上市产品,加上mRNA技术平台,做新冠疫苗也会比较快。”一位mRNA领域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根据石药集团8月的公告,目前其mRNA新冠疫苗项目开了6个临床试验,多在一期,最快的已经在二期临床。
虽然进度还在临床前,但是背靠“大树”,国药的mRNA疫苗也有“跑出来”的可能性。
前几日刚刚IPO的艾美疫苗,不久前披露其mRNA新冠疫苗的Ⅱ期临床数据,并称目前在巴基斯坦已经启动三期临床。从各公司公开透露的进度来看,艾美疫苗的进度仅次于沃森/艾博mRNA新冠疫苗。
巧的是,石药和艾美的mRNA平台还有点“前缘”。艾美疫苗的mRNA技术平台收购于丽凡达,丽凡达此前的技术负责人曾就职渤健,是其核酸药物技术平台负责人。在丽凡达被收购后不久,丽凡达的mRNA技术负责人去了石药集团,负责石药集团核酸药物研究院mRNA和小核酸药物的临床前研发工作。
“这个领域最大的壁垒在于,国内技术上深耕mRNA领域的科研人才不多,”以上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懂得LNP(脂质纳米粒)和DDS(药物递送系统)的产业化的人也不多,“这两个领域都懂的人就更稀缺了。”
即使在全球范围内,mRNA都是一个比较新的技术。mRNA疫苗核心生产流程有3步,分别是mRNA的制备、LNP递送结合以及规模化生产。mRNA序列构建成药序列、如何去找到最合适的可结合的LNP、如何规模化生产,这三者是目前mRNA产能扩张的一个瓶颈(参考《国产mRNA新冠疫苗困局:技术突击难补历史差距》),要实现mRNA技术全产业链的突破,还需要很长时间。
不过,风险、难度往往和回报成正相关,虽然时移势易,加上技术平台不同,即使最先跑出来的mRNA,商业化前景和模式也不可能照搬当初的国药和科兴的灭活新冠疫苗。
但在国内目前还缺乏积淀的mRNA领域,首个做出安全性、有效性俱佳的新冠疫苗的药企,能获得的不仅是商业上的回报,还有资源的倾斜和技术人才集聚效应。或许,这也是国内大小药企在今年还入局这个领域的原因之一吧。
2024-09-02
2024-09-04
2024-09-23
2024-08-28
2024-09-27
2024-08-27
2024-09-09
近年来,RNA疗法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力备受关注,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微小RNA(microRNA)领域的研究更是将这一热度推向高峰。在新药研发蓬勃发展的今天,小核酸药物被视为继小分子药和抗体药之后的“第三次制药浪潮”的关键力量。
作者:崔芳菲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