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制药装备国产替代的机遇与挑战
在外部局势日益复杂的当下,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拥有相当技术附加值的国产生物装备制造企业就尤为重要。产业的发展、科研的突破、公众的安全,只有在保证不“卡脖子”的前提下,持续不懈追赶国外先进技术,坚定不移走国产替代之路,才是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控的基石。
美团的王兴说过:2019年可能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彼时听者皆赧然一笑,不以为意。
转眼到了2022年,市场上出现了三只黑天鹅: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国内疫情,每一个都影响着当下的金融市场乃至宏观经济。这三者叠加让国际贸易形势变得更错综复杂;全球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不断攀升;国内外资源要素流通不再那么顺畅。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以高“绿化率”呈现出当下实体经济的真实困境。
“只有时代下的产业,没有产业下的时代”,生物制药产业亦是深陷局中,而作为产业供给侧的制药装备行业,在这一轮宏观经济的变局中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
美国当地时间2022年2月7日,药明生物的两家公司出现在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的“未经核实名单”(UVL)中。这意味着,未来这两家公司从美国购买的生物反应器的硬件和过滤器需要经过美国商务部的批准,与之交易的美国公司也将接受额外调查。消息一出,药明生物港股一度跌幅超过30%,当日整个CXO板块都迎来下挫。
这不禁让生物制药人感同身受了一把华为、中兴当年之境遇:
以美国为代表的少部分欧美国家对中国高科技行业的技术封锁。
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行业发展之路行难致稳。
从数据看,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制药装备市场。根据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2019年,中国市场规模与欧盟基本持平;伴随着国内市场的高速增长,预计到2024年,中国将逐步拉开与欧盟市场的距离,有望进一步巩固全球第二大制药装备市场的地位,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740亿元。
而与蓬勃发展的制药装备大趋势相比,我国生物制药核心工艺装备的国产化占比较低,关键装备的话语权扔掌握在国外供应链手上。以生物制药上游工艺涉及的反应器为例,分为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和不锈钢生物反应器,根据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我国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耗材市场规模为14.7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1.35亿人民币,2020-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1.1%,增速高于全球增速。然而其中80%-90%的装备和耗材是由国外企业提供,国产化率很低。如果说一次性反应器是因为材料及技术的高壁垒导致国内企业有待突破,那么相对技术壁垒稍低、更追求制造能力的不锈钢反应器而言,国产化率依然不高,据不完全统计也只有20%-30%左右的国产供给能力。
这必然会导致在生物制药的生产工艺上,存在“卡脖子”现象,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度过高。有了药明事件的前车之鉴,一旦来自外部技术封锁的压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整体的产能和技术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对产业发展和最终的公共安全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兼联席董事长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在今年3月的投资备忘录中就阐述过:“当前的全球产业链逐步达成一个共识,比起最便宜、最简单、最环保的资源,如今最安全、最可靠的资源可能会更受重视。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全球化和成本最优之后,产业链将会在向可靠供应链的转变中找到投资机会”。所以当“安全”替代“成本”成为行业共识之时,下一次全球供应链大转移必然是供应链的“本土化”。
因此在外部局势日益复杂的当下,
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拥有相当技术附加值的国产生物装备制造企业就尤为重要
。
产业的发展、科研的突破、公众的安全,只有在保证不“卡脖子”的前提下,持续不懈追赶国外先进技术,坚定不移走国产替代之路,才是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控的基石。
我们整个生物医药行业其实也在遵循一个发展原则,即
创新研发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而商业化才决定了诗和远方
。
根据EvaluatePharma的预测数据,到2026年全球生物药销售规模将达到5,050亿美元的规模,届时Top100的畅销药物销售额中约有57%是生物制品创造的。同时Frost&Sullivan则预测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将在2031年达到13,978亿元人民币的规模,中国将继续巩固世界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的地位。
而与此同时,我国生物制药装备生产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又和蓬勃发展的市场严重不匹配。目前国内生物制药装备企业具体数量笔者暂未查询到,但通过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可以发现,2020年我国制药机械工业规上企业约147家,主营业务收入总计197亿元,同比增长9.34%。而同期整个医药工业规上企业为9,350家,主营业务收入总计27,960亿元,同比增长7%。两者体量相差之大,可见制药装备领域的国产化之路任重道远。
而在生物制药领域,这一装备供给和商业化需求中的“剪刀叉”则更为显著。随着以抗体药、疫苗、CGT等为代表的创新药物持续商业化扩张,紧随其后的是越来越多产品正在或即将商业化生产。最近三年,是中国创新药高歌猛进的三年,仅2021年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药就有44款,其中生物药15款,占比34%。以药渡最新发布的数据为例,2021年中国1类临床在研产品有1586个,其中56.6%的产品处在临床Ⅰ期阶段,这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具有商业化的潜在需求。
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7.4%,领先同期制造业投资1.8个百分点。按照通常的资本性支出估算,生产装备约占药企资本性支出的30%-40%。因此爆发式增长的生物制药企业亟需更多配套商业化生产的制药装备,目前看我国生物医药装备企业的供给率还远不能满足目前整个行业待释放的产能需求,并且在关键装备上市场认可度还有待提高。
此外叠加国产替代的时代使命,国内装备供应链企业更应前瞻性布局,大力推动短板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的实施,不断提升本土制造的比重。只有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才能真正助力生物药创新的前行之路。
医药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而生物制药装备产业又是整个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产业,只有同步向前,才能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202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强调要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以此为契机,
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指明生物制药装备行业的发展方向,支持装备的国产替代实施。从顶层角度突出了装备制造领域对整个医药产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
特别是作为未来五年医药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文件,2022年1月,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控是发展目标。将“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去执行,提出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强化资源要素支撑,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协作,开展关键技术产品攻关,补齐产业链关键短板。深入开展重点产品和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完善政府采购、首台(套)、首批次等政策,为关键技术产品扩大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这无疑是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将会使得更多药企从源头进一步开发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在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无人工厂”、“灯塔工厂”时更积极的提升关键生物制药装备的使用,促进装备行业的不断迭代,向数字化、智能化、连续生产等方向的赋能和突破。
笔者简单列出了近期部分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对生物制药装备的扶持和鼓励政策,其呵护之意跃然纸上。
国产替代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晚、代际差大、前期更多是欧美的技术转移。同时技术的积累是需要时间成本的,
研发和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药装备注定不会是一条波澜不惊的道路
。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一份顶层设计文件,恰在当下推出这一酝酿许久的顶层文件,显然是为了对冲制造业出口外循环所面临的压力。
生物制药行业同样面临着当前产业增长动能减弱,多种因素纠缠对行业增长支撑的不确定性。因此
生物制药装备行业也要
主动打破区域壁垒,加快行业整合,深化产业集群地分工,优化资源效率。特别是要加快建设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
,推动成熟的技术路线图落地,在行业协会和第三方平台的帮助下建立行业中长期的发展指南。充分利用好我国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供给侧深层次改革的时代机遇,建立和培育一批具备专精特新特质的生物制药装备制造型企业。同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和技术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行业发展之路道阻且长,但笔者有幸看到,行业内已经有一批优秀的国产替代企业正在崛起。
本次征文的主办单位蒲
公英,在2021年10月成立了生物制药国产化推进联合会(BLA),囊括了生物制药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如一次性系统、配液及反应器、层析系统、细胞培养基、色谱系统等众多优秀的国产替代产品生产企业,构建了一个健康且成体系的产业生态闭环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生物制药行业唯有上下游紧密合作、产业链同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这衷心祝愿我国生物制药装备企业锐意进取、奋楫笃行,为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光明未来保驾护航!
本文来源于蒲公英Biopharma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