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23日(北京时间)报道,加拿大约克大学和法国马赛第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拓展开发第二代生物燃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他们发现,有一种酶家族能够把在自然中“难以消化”的生物质降解为自身糖的成分。该研究结果刊登在12月22日的《自然·化学生物学》上。
第一代生物燃料对于寻找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安全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利用自然界中“易于消化”的生物质如玉米淀粉来制造生物乙醇。但这种方法需要大量能源作物,由此占用了宝贵的可耕土地,进而危及到食品价格的稳定,还限制了生物燃料的产量。
这个酶家族名为溶解性多糖单加氧酶(LPMOs)。在新研究中,这种酶可将植物的茎、木屑、废硬纸板或昆虫/甲壳类动物壳等废料,转化成自身糖的成分,然后发酵成生物乙醇。这是生物燃料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进展,由这些原料制成的燃料被称为第二代生物燃料。
这项新研究由约克大学化学系保罗·沃尔顿教授和吉迪恩·戴维斯教授以及法国马赛第一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伯尼教授共同参与。它开辟了采用可持续原料生产生物乙醇的新的可能性。通过研究这种酶家族的生物起源及详细化学反应,研究人员已经证明,通过在大自然中找到各种各样的生物降解方法,人类现在能够努力生产出可持续性的生物燃料。
沃尔顿说:“毫无疑问,这一发现不仅将会对世界各地如何解决生产第二代生物燃料的问题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现在还会给生物乙醇生产商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以帮助他们将废弃原料有效地转化成生物燃料。”
第一代生物燃料虽然为化解人类过分依赖石化能源的局面带来了新思路,但在目前全世界还有超过八亿人长期饥饿的情况下,让能源和人类抢食物显然不太合适。第二代生物燃料则聪明地绕开了敏感的粮食安全问题。特别是本文的新技术,增强了“胃动力”,“食物链”进一步变长,即使废料也照吃不误,对于生物能源发展,这无疑是一个利好。另外,看到这样的好技术,深受雾霾之扰的我们更是拍手称快——好端端的秸秆别再烧了,您那儿是烧钱,咱这儿可是在烧肺啊。
2024-08-17
2024-09-02
2024-08-09
2024-08-19
2024-08-15
2024-08-28
2024-09-04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无菌方法开发及验证。通过采用薄膜过滤法,使用1mol·L-1硫酸镁溶液对样品及所用培养基进行处理,pH 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 0.1% 组氨酸、0.3% 卵磷脂和 3% 吐温 80)进行冲洗,有效地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得出的结论为采用 1 mol·L-1 硫酸镁溶液及 pH 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 0.1% 组氨酸、0.3% 卵磷脂和 3% 吐温 80)可以有效地消除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抑菌性能,可以将该方法用于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无菌方法验证。
作者:印萍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