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路德维格癌症研究所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研究发现,脑癌细胞可以通过减少靶向药物作用的基因突变从而对癌症疗法产生抗性,随后在疗法被阻断后重新扩大促进癌症生长的突变效应。
研究者Mischel表示,这项研究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如果一旦癌细胞通过这种特殊机制来躲避癌症疗法,那么其就会对患者产生不利的影响。近些年来许多癌症疗法都是通过靶向特殊的基因突变来识别特殊的癌症细胞并且将其摧毁。但是很不幸的是癌细胞耐药机制的出现使得靶向作用慢慢失去效率。
目前许多研究旨在开发更为有效的药物或者结合疗法来抑制癌细胞的下游信号,然而研究者们并没有考虑到是否癌细胞会调节下游信号的水平,或者躲避过靶向疗法的作用。文章中,研究者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进行了研究,GBM是成年个体常见的恶性脑瘤,在美国每年大约有9000名个体被诊断出该病,而且针对此疾病的疗法非常有限,病人的中数生存率基本为14个月。
GBM的主要特性就是流行性的生长因子受体EGFRvIII发生了突变,编码该受体的基因位于癌细胞的细胞外染色体上。EGFRvIII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某些新型药物可以通过特异性性地抑制EGFRvIII的作用来杀灭癌细胞,但是随着抗性的产生,逐渐使得疗法的效率发生降低。
研究者发现癌细胞的耐药性取决于癌细胞可以短暂地产生EGFRvIII,从而阻断了药物去寻找特殊的突变;一旦药物疗法被抑制,EGFRvIII就会恢复至原来的水平并且加速肿瘤的生长。
最后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阐述了染色体外DNA上的癌基因逆转可以引发靶向性的癌细胞对疗法产生耐药,这就为未来利用该机制开发新型的疗法或者药物来更为有效地治疗脑瘤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数据和希望。
2024-08-17
2024-09-02
2024-08-09
2024-08-06
2024-08-19
2024-08-15
2024-08-28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无菌方法开发及验证。通过采用薄膜过滤法,使用1mol·L-1硫酸镁溶液对样品及所用培养基进行处理,pH 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 0.1% 组氨酸、0.3% 卵磷脂和 3% 吐温 80)进行冲洗,有效地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得出的结论为采用 1 mol·L-1 硫酸镁溶液及 pH 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 0.1% 组氨酸、0.3% 卵磷脂和 3% 吐温 80)可以有效地消除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抑菌性能,可以将该方法用于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无菌方法验证。
作者:印萍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