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和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研究小组联合完成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科学家基于他们于2006年发现的压电电子学效应,发明了具有全新结构的晶体管,并首次研制出由大规模三维压电电子学晶体管阵列组成的,具有柔软、透明和主动自适应性能的压力传感成像芯片。
该芯片的成功研制是纳米科技发展中从单个器件飞跃到阵列器件的里程碑。这种新型结构晶体管的发明有望推动传统电子技术方面的革命性飞跃;该类芯片具有对环境外力的主动响应和交互作用的功能,将可发展出多维度压力传感器、智能自适应触摸成像技术、自驱动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等,有望在健康监护、环境监测、新能源开发利用、物联网及其他信息技术领域形成广泛的应用。
据悉,论文通讯作者王中林是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2025-01-23
2025-01-17
2025-02-27
2025-02-12
2025-01-13
2025-01-22
2025-01-20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进步的关键力量。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揭示其对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的积极影响。数字化转型理论为医药供应链的革新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实现了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无缝对接。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供应链协同、预测与决策支持、智能物流等方面。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并强化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不仅能够提高响应速度,还能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运营成本。本文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对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医药供应链将更趋向于智能化和个性化,企业需持续跟进技术进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作者:韦颖、厉欢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