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造影术,评价心肌微循环损伤,预测冠脉搭桥患者的心肌活性和术后心功能恢复状况,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临床超声杂志》和《美国医学科学》杂志上。
据介绍,研究人员将临床上看起来非常普通、床边即能应用的超生设备与心肌灌注造影结合起来,用于评价心肌活性和再血管化治疗后心功能恢复状况及临床疗效,而目前国内很少尝试用负荷心肌造影来研究收缩功能障碍心肌的微循环血流量变化。其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估测收缩功能障碍心肌负荷后心肌血流量的变化,进而预测左室局部功能的恢复情况。
临床实践表明,这一技术可对桥血管通畅性予以准确评估,改善对搭桥术预后的评价。其可靠性、方便性以及检测费用的低廉性也在逐步显现。
2025-01-23
2025-01-07
2025-01-17
2025-02-27
2025-02-12
2025-01-22
2025-01-13
本文深入剖析了郭学平博士从透明质酸技术革命到合成生物学前沿的三十年探索,揭示了中国生物制造从追赶到领先的关键路径,并为未来技术产业化提供了战略思考。
作者:崔芳菲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