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在一名因皮肤癌失去鼻子的男性患者手臂上培育出一个人造鼻子。如果一切顺利进行,这个人造鼻子将从手臂上取下,而后移植到患者面部。科学家希望他们的人造鼻子能够让患者重获嗅觉。
这名患者现年56岁,是一名英国商人。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从无到有培育人造鼻子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这个新鼻子与患者以前的鼻子几乎一模一样,也略向左弯。培育人造鼻子是一种富有开拓性的治疗方式。项目负责人、伦敦大学学院的亚历克斯-塞法里安表示:“他的鼻子略向左弯,我们问他愿不愿意让鼻子变直一点,他说不。他希望新鼻子能够和以前的鼻子一模一样。”
培育人造鼻子的第一步是根据原有的鼻子制作一个玻璃模具,而后注入类似蜂巢的合成物质,为干细胞提供一个可以依附的支架,随后撤走模具。这个蜂巢式结构上面覆盖着数百万个干细胞,借助于合适的营养物质,它们可以发育成鼻子的软骨。这一过程在伦敦大学学院的一个生物反应器内完成。
科学家利用一个植入皮下的小气球让患者手臂的皮肤逐渐伸展膨胀,直到足以容纳人造鼻子。大约两个月前,培育人造鼻子所需的支架制备完毕,随后取代皮下的气球。现在,这个新鼻子正在手臂的皮肤下面不断发育。之所以植入皮下是因为人造鼻子的发育需要神经网络和微小的血管,同时也需要皮肤的覆盖。塞法里安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杂志《Focus》采访时表示:“我们能够培育出鼻子,但还无法培育出皮肤。”大约3个月后,人造鼻子从皮下取出,而后通过手术移植到患者面部。手术不会给患者留下任何伤疤。手臂的皮肤缝合后逐渐恢复正常。
这名患者不希望媒体透露他的性命。在患上皮肤癌后,他为了消除肿瘤切除了鼻子。手术留下的伤疤以及没有鼻子造成的心理创伤导致他不愿出门。如果这例人造鼻子培育和移植手术获得成功,将让其他类似患者受益,例如车祸受害者以及伤残士兵。
英国科学家培育人造鼻子的做法不免让人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的一次尝试。当时,美国科学家在老鼠身上培育用于移植的耳朵,但最后以失败告终。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培育人造器官已不再是一个梦想。塞法里安的梦想是在实验室培育出整个面部。他说:“我们手指交叉祈祷,期盼这一天的到来。”
2025-01-23
2025-01-17
2025-02-12
2025-02-27
2025-01-13
2025-01-22
2025-01-20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制药领域,固体制剂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及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等。作为压片机市场中的领导者,菲特正在进行战略升级 - 以粉末配方和固体制剂工艺解决方案合作伙伴的新定位,服务制药、营养品和化工行业。凭借全球资源、先进技术和深厚经验,菲特将为客户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方位支持,帮助客户优化研发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携手客户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邵丽竹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