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重大专项“十二五”课题《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及监测技术的研究》项目成果暨“HBVDNA监测在乙肝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研讨会”在长沙举行,高精度HBVDNA检测技术能最大程度长期抑制或消除病毒复制,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及乙肝患者抗病毒优化之路的导航利器,是目前我国乙肝个体化治疗的最新成果。
在研讨会上,湖南省科技厅领导致欢迎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病毒学专家侯云德,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鲁凤鸣教授及肝病诊疗领域的侯金林、窦晓光、谭德明、沈弢等多位知名专家莅临大会,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
近年来,乙肝疫苗的广泛应用,使新感染率得以有效降低,但乙肝病毒感染的防治,仍是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必须面对的重大传染病。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及乙肝患者而言,高水平的乙肝病毒(HBVDNA)复制是肝癌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
临床检测中,乙肝病毒(HBVDNA)定量检测可反映病毒复制水平,主要用于慢性HBV感染的诊断、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抗病毒疗效的判断,但由于国内基因诊断技术起步较晚,我国临床现有的基因检测技术普遍灵敏度不高,且定量不准确,在检测灵敏度、线性范围、可重复性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临床上对乙肝病毒(HBVDNA)定量准确性和高灵敏度的要求,往往出现“假阴性”和漏检现象,导致患者提早停药,病情复发及重复检验,延误病情,增加其经济负担。
目前,在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中,已经将乙肝感染的防治技术列为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等同于探月工程、大飞机、北斗导航系统等项目地位。《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及监测技术的研究》项目已获卫生部、科技部批准,课题组紧跟国际主流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突破基因诊断样本处理技术,开发的高精度乙肝病毒(HBVDNA)定量检测技术精确度(检测下限)较现有国内技术高50-100倍,能对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乙肝病毒(HBVDNA)水平准确检测,避免以往常出现的“假阴性”和漏检情况,可用于抗病毒治疗患者治疗终点的确认、复发再治的判断以及隐匿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有生育要求的乙肝特殊患者、慢性乙肝患者、乙肝肝硬化患者及肝癌患者来说,该技术如“导航器”,可为抗病毒优化治疗抑制病毒复制提供临床诊断依据,判断病情,确定优化治疗方案,实现优化的个体化治疗,节约医疗开支,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及寿命。
2024-09-02
2024-09-04
2024-09-23
2024-08-28
2024-09-27
2024-08-27
2024-09-09
近年来,RNA疗法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力备受关注,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微小RNA(microRNA)领域的研究更是将这一热度推向高峰。在新药研发蓬勃发展的今天,小核酸药物被视为继小分子药和抗体药之后的“第三次制药浪潮”的关键力量。
作者:崔芳菲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