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偶尔会出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体征不符的情况。对此,很多检验医师在回应临床质疑时,往往用“室内质控没问题,已经重复做了多次,甚至在多台仪器上都得到了相近的结果”的话语进行回复。
“但是,如果检验医师静下心来仔细想想,难道多次的重复检验就等于检验结果准确吗?”济南军区总医院检验科胡志德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回忆起这样一件让他彻底改变想法的事。
硕士毕业后,胡志德与临床科室刘医生同时分配到济南军区总医院。由于当时医院住房紧张,他们两人被分配到一间宿舍。
或许是学医的缘故,刘医生更明白防病重于治病的道理。于是,在他参加工作2个月后,便把父亲从乡下接到医院,作了个全面的体检。
“父亲久居乡下,常年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却练就了一身强健的体魄。”检查之前,刘医生感觉,父亲的身体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等到第二天,绝大部分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都陆续出来,多数都提示正常。但唯独生化检查显示血淀粉酶(AMY)增高,达540U/L(参考范围0~180U/L)。
“是不是检验科的仪器出了问题?”这是刘医生看到AMY结果时的第一反应,“因为我实在找不出充分的理由,能解释父亲的AMY异常增高。”
这天晚上回到宿舍,刘医生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胡志德,希望检验科能重新检查一次。
“我们几乎对所有疑问的检验结果都会核查两次,再发报告的。按道理说,应该不会发送了错误报告。”胡志德嘴上没有反驳,心里还是对科室的检验能力十分有把握。
次日,胡志德和刘医生一同来到检验科,当着刘医生的面,胡志德把保存的血样从冰箱里拿了出来一连检查了两次,结果都在540U/L左右。
但刘医生还不放心,又叮嘱父亲重新抽了一管血,亲自送到胡志德的手上,可结果依旧与前几次相差不大。
随后的几天时间,刘医生带着父亲几乎去遍了省城其他大型三甲医院,进行AMY检查,检验结果全部显示AMY异常增高。
“难道父亲胰腺确实有疾患,会不会是胰腺恶性肿瘤早期?”刘医生越来越不敢想,情绪十分低落。
就在这个期间,胡志德在一次检验科组织的业务学习课上,听到了老师谈到这样一个问题:在生化检测中,遇见酶类异常增高而无相应症状时,一定要警惕巨酶的干扰。
“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刘医生的父亲AMY异常增高会不会是由于巨酶造成的呢?”胡志德说,检验科室一般采用化学检测方法,通过酶的催化活性来反映酶的含量。然而,少数患者血浆中的酶类可能和免疫球蛋白或者其他血浆蛋白结合,形成分子量巨大的酶—蛋白复合体即巨分子酶,也称巨酶。
而巨酶因分子量巨大而不容易被肾脏排除,也不容易被巨噬细胞吞噬而降解。
因此,在体内的半衰期相对较长。它的存在会严重干扰酶类的化学法检测,造成错误的检验结果。
当天,还没有等到下班,胡志德便把想法告诉了刘医生。刘医生先是沉默了片刻,随后便决定带父亲去作巨酶的相关检查,以排除巨酶的干扰。
但由于当时全省没有一家医院开展巨酶检查的项目,刘医生便利用到上海出差的机会,带父亲作了一次巨酶的检查,“最终结果证实了父亲体内确实存在巨淀粉酶”。
至此,刘医生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回想起事情的整个过程,胡志德觉得,在日常工作中,巨酶容易造成酶类假性增高的现象,应该引起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师的注意。特别是对于单一酶类异常增高但无其他临床相关疾病证据的患者,更应高度怀疑巨酶的干扰。
据了解,目前业内已经发现很多酶类都可能有相应的巨酶存在于部分患者体内。除巨淀粉酶外,还有巨酸性磷酸酶、巨碱性磷酸酶、巨肌酸激酶、巨脂肪酶、巨乳酸脱氢酶等。
“但巨酶形成的原因尚不清楚,并且也尚未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巨酶与疾病的发生或者发展有关。”胡志德表示,即便是发现患者体内存在巨酶,通常也不需要任何临床处理。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技师马建锋认为,在临床检验工作中,通过重复检测来证明检查结果准确性的方法并不可取。因为很多检验项目是受到方法学的限制,重复检测也不能弥补方法学的缺陷。
“此时,我们应该积极地从检验方法学的缺陷、临床表现等诸多方面查找相关原因。”马建锋说,检验医师在使用检验结果时,不是单纯地与疾病对号入座,而要客观分析具体情况,才能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024-08-17
2024-09-02
2024-08-09
2024-08-06
2024-08-19
2024-08-15
2024-08-28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无菌方法开发及验证。通过采用薄膜过滤法,使用1mol·L-1硫酸镁溶液对样品及所用培养基进行处理,pH 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 0.1% 组氨酸、0.3% 卵磷脂和 3% 吐温 80)进行冲洗,有效地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得出的结论为采用 1 mol·L-1 硫酸镁溶液及 pH 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 0.1% 组氨酸、0.3% 卵磷脂和 3% 吐温 80)可以有效地消除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抑菌性能,可以将该方法用于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无菌方法验证。
作者:印萍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