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国际合作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率领的研究团队,经10余年研究、1000多例临床实验发现,人体内一种叫GPC3的蛋白聚糖物可作为检出早期肝癌的分子标志物。目前,该研究已获得国际、国内发明专利,进入诊断试剂研发应用阶段。
王红阳告诉记者,理想的肝癌诊断标志物必须具备高度特异性、敏感性,还要重现性好、患者依从性好。目前,甲胎蛋白作为唯一一个应用最广的血清学标志物在肝癌的诊断和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对早期肝癌的检出率不高。
GPC3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X26.10,参与了生长、发育以及细胞对生长因子的反应等生命过程。王红阳研究团队研究揭示,GPC3作为特异的肝癌诊断标志物,对早期肝癌的敏感性为72%,特异性达到100%,在患者小于3厘米的肿瘤组织中均可检测到GPC3的存在,而甲胎蛋白检出率仅为22%;34 名肝癌患者中有18名血清中检测GPC3为阳性,而20名肝硬化病人仅有1名检测结果呈阳性。研究团队还检测了肝癌患者血清中的GPC3,结果表明,当临界值为每毫升2.0纳克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和 90%。更为重要的发现是,在同样的样本中检测甲胎蛋白,二者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如果GPC3 与甲胎蛋白检测联合应用,其肝癌敏感性可提高到72%。
王红阳介绍,需有一组能够互补的标志物来发现早期肝癌已成为科学家的共识。GPC3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而且具有很强的肝癌特异性,如作为甲胎蛋白的补充,有望大幅提高肝癌诊断的正确率。
2025-01-23
2025-01-17
2025-02-12
2025-02-27
2025-01-22
2025-01-20
2025-02-03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制药领域,固体制剂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及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等。作为压片机市场中的领导者,菲特正在进行战略升级 - 以粉末配方和固体制剂工艺解决方案合作伙伴的新定位,服务制药、营养品和化工行业。凭借全球资源、先进技术和深厚经验,菲特将为客户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方位支持,帮助客户优化研发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携手客户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邵丽竹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