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在瓶子里的人体器官是电影里科学家实验室的重要配置,而哈佛大学怀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做得更精彩,他们在一个芯片上制造出器官:一个跟拇指驱动器(或者说跟拇指)差不多大小的装置,含有活体细胞,可模拟人体器官的活动。
研究人员已经在芯片上制造出肺、肠、肾和骨髓。心脏正在研制过程中。这种装置会大大简化药物试验过程———当前这个过程既昂贵低效又会造成许多动物死亡———并有助于了解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怀斯研究人员制造的芯片器官看上去与其说像器官不如说更像芯片,它们是透明的塑料矩形,有小小的沟槽纵横其中并与各种管线相连。
芯片器官的诞生受益于半导体行业的进步,它使研究人员得以在细胞级别进行精准制造。但另一个因素是,生物学家逐渐意识到机械原理在人体发育和运转中的作用。
芯片器官实际上并不具备真实器官的一切功能。它们没有神经细胞,也不可能指望芯片上的胃消化掉热狗。但在其他方面,它们似乎能够非常出色地复制真实器官的活动。当把生活在人体小肠内———并在那里发挥重要功能———的微生物植入芯片上的胃时,这些挑剔的微生物发现新环境非常适宜。设计出芯片肺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能够利用芯片肺来预测活体动物的肺会如何吸收空气污染中的颗粒物。
怀斯研究所已经在与几家制药公司合作,设计用芯片器官进行药物试验。毕竟,动物试验既昂贵又越来越有争议,而且往往不能预言人类会对某种药物有何反应。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27
2025-03-11
2025-03-04
2025-04-15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