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研人员日前利用纳米技术,极大提高了常规免疫检测的灵敏度。这将有助于癌症的早期检测,从而为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发表公报说,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是一种常规的医学检测手段,通过模拟人体免疫系统对致病因子的特异性识别反应,检测血液等提取物中出现的特定致病因子。然而,这种测试的灵敏度较低,通常只能进行疾病中晚期检测。
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周郁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纳米压印技术,制造出直径约为60纳米(约为人类毛发直径的千分之一)的玻璃纳米柱规则阵列,将它们与55纳米的超薄金属薄膜结合后,制成表面等离子激源增强器件,从而放大位于其表面的分子信号。通过将传统的检测器皿替换成这种纳米结构衬底,研究人员成功地将前列腺癌致病因子的检测灵敏度从每毫升5400亿个致病因子提高到每毫升18万个致病因子。 研究人员说,这项技术目前正在美国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所进行进一步的应用检验,以期早日得到商业化普及。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11
2025-03-27
2025-03-04
2025-04-15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