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陆瑞祺、吴巨钢、周国才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人胃癌细胞CD133+亚群的分选及其特性的鉴定。研究指出,体外可成功分离、纯化和扩增人胃癌细胞CD133+亚群,其具有自我更新、增殖能力及较强的致瘤能力,并表达部分干细胞相关基因。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15卷第2期《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上。
对50例胃癌原发灶和癌旁胃黏膜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CD133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分化胃癌细胞系CD133所占百分比,免疫磁珠法分选CD133+细胞亚群,悬浮培养并观察其生长特性,并检测CD133阳性细胞裸鼠皮下接种致瘤能力。单细胞克隆观察单个CD133+细胞生长特性,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鉴定相关干细胞标记的表达。
结果CD133蛋白多定位于胃癌原发灶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肿瘤细胞膜表面,其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不同分化程度的人胃癌细胞系KATO-Ⅲ、SGC-7901、AGS及MKN-45中CD 133+亚群所占相对百分比为(28±2)%、(17±2)%、(6±2)%及(4±2)%。人胃癌细胞系KATO-Ⅲ分选后阳性组中CD133+亚群比例分别为(91±3)%;培养1周后,达到(95±2)%,并不断增殖形成细胞球。而且其增殖能力强于阴性细胞。CD133阳性组和未分选组细胞裸鼠皮下接种时成瘤率分别为100%和80%;而CD133阴性组不成瘤,CD133阳性组移植瘤平均体积及重量均大于未分选组。单克隆形成实验示单个 CD133+细胞可形成新的细胞克隆。半定量RT-PCR检测示其表达干细胞标记物Oct-4、Nanog、Sox-2、Musashi-1及EGFR。
2024-08-17
2024-09-02
2024-08-09
2024-08-19
2024-08-15
2024-08-28
2024-09-04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无菌方法开发及验证。通过采用薄膜过滤法,使用1mol·L-1硫酸镁溶液对样品及所用培养基进行处理,pH 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 0.1% 组氨酸、0.3% 卵磷脂和 3% 吐温 80)进行冲洗,有效地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得出的结论为采用 1 mol·L-1 硫酸镁溶液及 pH 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 0.1% 组氨酸、0.3% 卵磷脂和 3% 吐温 80)可以有效地消除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抑菌性能,可以将该方法用于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无菌方法验证。
作者:印萍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