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弗赖堡大学微系统技术研究所、弗朗霍夫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乌尔里希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了利用植入微型LED刺激耳蜗的神经细胞帮助听力障碍人恢复和提高听力的新技术。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人类感觉器官疾病。仅在德国就有14万人存在听力障碍。1970年代起,首次开始植入人工耳蜗通过电刺激耳蜗神经细胞,解决听力障碍问题。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在天生听力损失的儿童群体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乌尔里希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承担的“光听”项目,旨在研究通过微型线性LED产生光刺激替代传统的电刺激模式,来帮助听障患者解决改善听力问题的新技术模式。这种新技术模式将有效改善使用者对语言节奏、音乐和有噪音北京对话的理解效果和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内耳光敏神经细胞能很好的对光刺激做出反应,而且哥廷根大学耳鼻喉医院在小鼠体内植入人工耳蜗实验已经取得了成功。
弗赖堡大学微系统技术研究所、弗朗霍夫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发出了可以灵活集成在耳蜗内的微型LED和探头传感装置。借助该装置可以有效增加外界声音刺激信道数量,进而提高1到2个数量级的音频分辨率。弗赖堡大学微系统技术研究所为该装置提供了具有柔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工程材料。弗朗霍夫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则为该装置提供了氮化镓微型LED,该微型LED面积仅有0.01平方毫米厚度仅有几微米。未来其面临的一项共同挑战是如何将聚合物工程材料和氮化镓LED进行集成。
2025-04-15
2025-04-24
2025-05-16
2025-05-11
2025-04-29
2025-04-28
2025-05-22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