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的检测方法不仅时间滞后,还会带来健康风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通过检验尿中的钙同位素含量,可以发现骨骼密度的早期变化。该研究既为临床应用打下基础,也为应用新生物技术发现疾病探索了新道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
据报道,在美国,骨质疏松威胁着超半数5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同时,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由于处于微重力状态,骨质疏松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需要找出监测和抵消的方法。目前检查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为X光检测法,但该方法不但一般是在疼痛等骨质疏松症状较为明显时才进行,还有放射带来的风险。
美国研究人员应用的是同位素测量法。他们发现,在骨骼形成时,轻的钙同位素比重的钙同位素进入骨骼更快。人体的骨骼处在不断生长与老化的过程中,对正常的健康人来说,这个过程是平衡的,一旦疾病发生,平衡受到破坏,钙同位素的比例也会发生改变。
研究人员通过测试健康人卧床后的骨骼变化进行了模拟实验。当人躺在床上后,身体里的骨骼由于处于无负担状态,便开始退化。延长卧床时间,他们的骨骼就与骨质疏松症患者或宇航员的骨骼相当。健康的被试者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后,对他们尿样进行检验,可以发现尿的钙同位素发生了变化。虽然变化非常微小,但研究人员找到了通过精确的质量光谱分析进行检测的方法。新方法在受试者卧床一周后即可检测出骨质变化,远比目前使用的双能量X光骨密度检测法更为有效。
利用这项测量尿中钙同位素检测骨质疏松的方法,病人不需吞下显影剂,也不会受到放射,检测对人体不会形成任何损害。
该研究目前还处在概念验证阶段,研究人员将进一步研究以观察该方法能否用于临床。该研究还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思路,同位素研究已在众多学科广泛应用,许多疾病也会引起体内物质含量或同位素含量的微小变化。但目前这项特征还没有系统应用到生物医学研究上来。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11
2025-03-27
2025-04-15
2025-03-04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