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开发出一种叫做“微管贴”的伤口绷带,其中含有活细胞,能按既定纹路向受伤组织释放生长因子,刺激并引导伤口表面的血管生长,一周后血管就能按微管贴纹路的样子生长出来。相关论文将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2012年1月的《先进材料》杂志上。
这种微管贴宽约1厘米,由一层水凝胶制成。水凝胶由两种成份组成,一种是聚乙烯乙二醇,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已批准其用作轻泻剂和医药产品中;另一种是甲基丙酸烯藻酸盐,是一种类似于果冻的可食用的材料。微管贴透气性良好,能让小分子泄露出去,而粗细不同的微管道能引导生长因子等大分子的流向。研究人员在鸡胚胎表面测试了微管贴的效果,一周后移除,发现按微管纹路长成了新的血管网。
骨骼、肌肉或皮肤等任何组织的再生都需要再生大量血管,而其中的一大困难是控制生长因子及新血管之间的距离。此前曾有实验室把生长因子嵌入创口贴材料中来引导血管生长,而新研究首次在创口贴中加入了活细胞,能更持久且有方向地释放生长因子。这是首次证明了能用生物材料控制血管生长。该校电子学与计算机工程教授拉希德·巴谢说:“在活组织中设计出血管排布,‘书写’出血管的纹路,这是以前做不到的。”
研究人员还指出,新式创口贴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从引导主动脉周围的血管生长,到增加供血稀少组织中的血管,还有望将那些给肿瘤供养料的血管“正常化”,改进抗癌药物递送等。如果能在手术后以一种谐调的方式促进新血管生长,有望减少伤疤和伤口恢复的时间。
2025-02-12
2025-04-10
2025-02-27
2025-02-14
2025-03-04
2025-02-14
2025-03-27
制药行业在严格的监管标准下运作,以确保无菌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欧盟良好生产规范(EUGMP)附录 1 要求基于科学评估制定污染控制策略(Contamination Control Strategy, CCS),以理解工艺并应用风险管理原则。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物料的转移,特别是进入 A 级区域。本文探讨了独立快速净化站(Rapid Decontamination Stations, RDS)在污染控制中的作用,并描述了使用 RDS对物料进行去污并将其转移到灌装线隔离器中的过程。此外,还提供了从制造应用中获得的见解,涉及物料进出灌装隔离器的转移。RDS 符合不断发展的监管标准,优化的装载配置和严格的循环设计标准确保了有效的净化。自动化控制确保了无菌性,从而实现安全高效的物料转移。
作者:Dr. Birte Scharf、Varadharaj Vijayakumar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