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加州理工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戴维·巴尔的摩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发出一种以腺病毒(AAV)为载体的基因疗法,能使小鼠肌肉细胞产生多种强效中和性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保护它们免受感染。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30日的在线《自然》杂志上。
研究人员将一种腺病毒插入到小鼠的腿部肌肉中,作为载体来传递一段基因代码,通过这些代码详细指示抗体的生成,结果肌细胞能产生多种中和性抗体投放到循环系统中。这些抗体具有帮助机体抑制艾滋病病毒的作用,最初是在一些对艾滋病有抵抗力的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根据小鼠血液样本显示,仅注射一次腺病毒后,它们就能产出高浓度的抗体;给小鼠静脉注射HIV之后,抗体能保护小鼠免受感染。
传统的抗HIV疫苗无论是以抗体的形式封锁感染,还是通过T细胞攻击被感染细胞,都是通过药物引发有效的免疫反应,而新方法直接由抗体来打前锋。研究领导作者、巴尔的摩实验室博士后阿莱简多·巴拉茨说:“新方法具有和疫苗同样的效果,却不需要引发免疫反应。”
为了测试抗体功效,研究人员将HIV的剂量从1毫微克一直增加到125毫微克,足以感染大部分小鼠,而接受了新疗法的小鼠仍能抵抗。他们还测试了5种不同抗体的效果,发现两种代号为B12和VRC01的抗体效果尤其良好。即使对实验鼠施加比天然感染艾滋病高出100倍的HIV剂量,这两种抗体也能起到完全且持续的保护效果,小鼠在接受治疗一年后仍能避免发病。
研究人员指出,在小鼠身上有效的方法在人体内未必有效。目前他们正计划将新方法用于人类临床实验。第一步将测试该疗法是否有改变人类肌肉细胞的基因序列等副作用。虽然通常只用基因疗法治疗遗传病,但目前在与艾滋病的斗争中还没找到完全有效的疗法,因此基因治疗艾滋病值得一试。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27
2025-03-11
2025-03-04
2025-04-15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