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人员新近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筛查,发现了表观遗传学调控中的一个重要基因——DNA甲基转移酶(DNMT3A)。该基因在M5型白血病中突变率高达20.5%,其中累及第882位精氨酸密码子的突变频率达18.8%。存在这一基因突变的患者治疗效果很差,患者的平均生存期通常只有7个月,而无此基因突变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则可达到约19.5个月。科研人员还对该突变基因的功能进行了系列研究。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M5亚型,表现为骨髓及外周血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增多,其临床进程凶险,患者3年平均无病生存率仅有25%,且复发率高。据介绍,该研究成果首次解读了M5型白血病的全外显子组序列,为人类肿瘤基因组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揭示了DNMT3A突变在白血病中的潜在致病作用,为白血病的预后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标志,同时也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在机理上不仅将肿瘤发生中的两种重要机制 ——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联系在一起,同时将两种表观遗传学的调节形式联系在一起,两者很可能通过共同的通路在白血病发生中起作用。
该研究由陈赛娟院士、陈竺院士领衔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完成,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27
2025-03-11
2025-03-04
2025-04-15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