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任连坤博士与日本国立癫痫中心学者合作,应用颅内电极记录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一种与癫痫发作有关的新脑电活动。
这一研究结果近日在国际权威神经病学杂志《神经病学年鉴》上发表。
癫痫是困扰人类的顽疾,我国的患者总人数在900万左右。在我国,很多患者尚未得到正规诊断和治疗,20%至30%的癫痫患者即使经过合理的药物治疗,仍然有迁延而频繁的癫痫发作。
现代医学已认识到,人的大脑时刻都会有微弱的电活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而相对于正常的脑电活动,突然的大脑异常放电是导致癫痫发作,如意识丧失、抽搐等表现的直接原因。因此,观察和分析癫痫患者的脑电活动是寻找癫痫发作起源的核心方法。
任连坤博士说,他们发现的新脑电活动特征明显有别于目前的认识,在癫痫发作的起源部位上与传统观察到的脑电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中,对于这种脑电活动的应用将有助于精确定位癫痫起源部位,确保更好的治疗效果。
癫痫发作的突发性是造成患者伤害的最主要原因,而这种新发现的脑电活动出现在癫痫发作前8分钟至20分钟,因此,该研究的最新发现有望为部分患者在发作前提前预测癫痫发作,并进一步终止癫痫发作提供可靠的指标。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27
2025-03-11
2025-04-15
2025-03-04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