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家科研中心2日发表公报说,该机构与巴斯德研究所合作,通过揭示基孔肯雅病毒表面蛋白质的3D结构,掌握了这种病毒侵入细胞的机制,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新的抗病毒。
公报称,研究人员借助电子显微镜清楚观测到这种病毒表面蛋白质的3D结构,他们发现,蛋白质E1、E2、p62等在病毒入侵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先,基孔肯雅病毒会在E2的帮助下附着在细胞膜上,然后被运送到核内体,后者的酸性环境会激发E1的活性,在它的作用下,病毒与核内体融为一体,并趁机在细胞中释放核糖核酸,从而复制更多的病毒。在完成对一个细胞的感染后,病毒表面的蛋白质会重新组合,在p62的帮助下冲破酸性环境,寻找新的传播目标。
基孔肯雅病毒是导致基孔肯雅热的元凶。基孔肯雅热是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在南亚、非洲中部和东部等地区传播,目前尚无防治的特效药或疫苗。研究人员说,掌握基孔肯雅病毒的传播机制将有助于提高基孔肯雅热的防治水平。
2025-01-23
2025-01-07
2025-01-17
2025-02-27
2025-02-12
2025-01-22
2025-01-13
本文深入剖析了郭学平博士从透明质酸技术革命到合成生物学前沿的三十年探索,揭示了中国生物制造从追赶到领先的关键路径,并为未来技术产业化提供了战略思考。
作者:崔芳菲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