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国内CXO行业,沉浸在一片悲观的情绪中。内部环境中,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镇痛,无人能够幸免,各大参与者大打价格战,增量市场正逐步萎缩为存量市场;外部环境中,地缘政治举起“制裁”的大棒迎来来袭,这一棒威力值巨大,伤筋动骨在所难免。
在这样的氛围中,益诺思的上市能否给这个动荡中的行业提振一点士气?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益诺思)是一家专业提供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为主的综合研发服务(CRO)企业,主要涵盖生物医药早期成药性评价、非临床研究以及临床检测及转化研究三大板块,其中非临床研究板块具体包括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非临床药效学研究等。
在CXO行业中,如药明康德这般“大而全”的巨无霸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的“小而美”。近几年我们看到了许多这类“小而美”的CXO陆续登陆资本市场,如模式动物企业药康生物、专注临床管理的普蕊斯和诺思格等等。
这些各精一行的“小而美”共同组成了奋进中的中国CXO行业。
来源:招股书
从体量上看,益诺思与上述那些“小而美”前辈大体相当,2021-2023年,其总营收分别为5.82亿元、8.62亿元和10.3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3.49%,业绩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其中非临床CRO中的安全性评价占收入大头,同期分别收入4.88亿元、7.1亿元和8.89亿元,占比均为80%以上。
但在出身上,益诺思与那些“小而美”前辈却有大不同。目前国内大部分小型CRO都是原从业者借由创新药的东风而崛起的民营企业,益诺思却是正儿八经的国企。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国药集团拥有益诺思44.23%股份,最终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股东中还可见张江生药基地、上海科创投、先进制造等重要产业基金。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益诺思股权结构
来源:招股书
2010-2015年为业务启航期,期间取得NMPA的GLP认证、OECD GLP认证、通过FDA的GLP检查,是国内最早具备国际化药物安全性评价能力的企业之一;
2015-2017年为深入布局期,期间内建立了抗体类药物及抗体偶联药物免疫原性及免疫毒性评价关键技术平台,建立了非临床药代动力学平台,逐步从单一的安评业务发展转变为向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尝试;
2017-2021年为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期,期间构建了行业内具有竞争力和独特性的同位素及影像学平台、眼科一站式服务平台等,实现产能扩张,成功跻身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领域前三;
2021-未来为一体化和国际化阶段,制定了“以技术能力带动服务水平为发展原则,以关键技术开发为契机,发展毒理、大分子药代、抗肿瘤药效、药效平台及临床I期人体样本的生物分析平台,成为国内相同学科领域的领头羊”的战略目标。
益诺思的发展阶段
来源:招股书
截至2023年底,益诺思已拥有近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设施,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综合素质高的研究队伍,累计服务国内外770余家制药公司、新药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累计完成1.37万余项临床及非临床评价专题研究服务;累计按照国际标准完成4000余项非临床评价专题研究服务;累计完成1300余套创新药物的非临床评价项目。
积累了诸多国内首发经验,包括全球首个同时获批中美澳临床的溶瘤病毒产品、全球首个获批临床的溶瘤细菌产品、全球首个获批临床的四特异性抗体、全球首个获批临床的无需预先清除淋巴细胞且无需IL-2注射的天然TIL细胞治疗产品、全球首个获批美国IND的Claudin-18.2/PD-L1双特异性抗体、全球首个特异性针对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的重组人源化抗BTLA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国内第一家以非病毒载体制备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靶向Tau蛋白的放射性体内诊断药物、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研究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来源的心肌细胞治疗产品等。
值得一提的是,恒瑞医药是益诺思近三年来的最大客户,2021-2023年为其贡献的营收分别达到4671.12万元、1.08亿元和8868.64万元。
在今年上半年经历了美国“生物安全法”闹剧之后,中国CXO向下堕落的速度似乎正在加快,益诺思又能否独善其身呢?
半年报已披露完毕,国内各大CXO的财务数据愈发不忍直视。
药明康德营收下滑8.64%,净利润下滑20.2%;康龙化成营收下滑0.63%,扣非净利润下滑38.25%;泰格医药营收下滑9.50%,净利润下滑64.50%;凯莱英营收下滑41.63%,净利润下滑70.40%......
曾几何时,CXO作为旱涝保收的“卖水人”受到了市场的强烈追捧,动辄数十倍上百倍的市盈率给这个行业戴上了耀眼的光环。但时过境迁,已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上,并非只有中国CXO公司表现孱弱表现,全球CXO竞争加剧也是事实,进入2024年以来,全球CXO公司产能持续变化,不少公司甚至已经开始关闭基地并裁员:德国CXO公司Evonik宣布,将在全球裁员2000人;Catalent裁员比例虽然没有那么大,但也裁掉了130名员工;New Vision、Lonza、赛默飞等CXO公司也在不同程度的战略收缩。
在这种情绪之下,一些国家层面的大动作适时地出台了,给予了创新药行业很大的信心。
2024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会议指出发展创新药关系医药产业发展,关系人民健康福祉,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实施方案》充分体现出国家对推动创新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的决心,创新药发展生态有望得到全方位完善。
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地方配套政策也在密集出台: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允许生物医药新产品参照国际同类药品定价,有利于创新药企业获得与新药研发高风险相对应的回报;北京、广州、上海先后印发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优化创新药审评审批流程、促进创新医药临床应用、拓展创新医药支付渠道、加强创新医药服务支持等方面为创新药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支持;江苏、山东、海南、珠海等多地也出台有力政策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
来源:招股书
在国家全力支持的氛围下,我们应该坚定信心,未来国内CXO整体市场的星辰大海征途尚未结束。
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统计和预测,我国CRO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88亿元增长到2022年802亿元人民币,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923亿元。
具体到益诺思核心业务的非临床安全性方面,2018年全球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市场规模为44.9亿美元,并于2022年增至78.3亿美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94.1亿美元;2018年中国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市场规模约为21.2亿元,并于2022年快速增长至103.8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至408.5亿元。
2022中国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市场格局
来源:招股书
相较于全球安评市场已形成的寡头垄断的格局,中国安评市场的集中度仍处于不断提高阶段。经过20余年的发展,药明康德占有市场比例最高,其次为昭衍新药,第三名便是益诺思。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行业是一个具备较高竞争壁垒的行业,具体表现为除了通过较全的境内外GLP认证/检查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外,更为重要的是头部企业拥有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经验积累、技术团队实力和品牌效应等构建了长期的“护城河”,使得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赶超,也因此竞争格局表现为行业内前五较为稳定的同时,集中度会不断提升,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拥有国资背景的CXO,在国内市场确实比较少见,这也是益诺思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并且,相较于其他CXO,益诺思的国外收入占比很小,在5%以下。这在两年前或许会被认为国际化能力不足,但在如今地缘政治影响下,国外收入占比不高反而成了优点。从近三年的增速看,益诺思冲劲十分猛烈,未来能否继续保持,药渡还将持续关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