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看两会丨清华大学陈国强:生物制造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中国工信新闻网、中国制造记者围绕“生物制造”这一热点话题,第一时间采访了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陈国强。
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陈国强
“生物制造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增强了我们在这个领域深入研究和发展的决心与信念。”陈国强教授谈及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的感想体会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生物制造从业者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也激发了从业者思考如何将生物制造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医疗健康、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等,以实现技术的产业化落地,达到更好的社会效应。
“生物制造是生物基础研究、分子改造技术和工业制造技术的结合。”陈国强教授介绍,生物制造利用生物体(细胞)的生理代谢机能或催化功能,通过工业发酵工艺规模化生产化学品和高分子材料、燃料和药品,是一种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方式。生物制造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工业生产的绿色转型,可以推动新材料、新药物、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为传统产业提供升级改造的新路径。
“我国生物制造有良好的基础,目前处于大力发展的阶段。”陈国强教授向记者介绍了当前我国生物制造的发展情况。
机遇方面
,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对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指导,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为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信心。同时,我国生物发酵产业的规模庞大,是全球生物发酵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之一,这为我国发展生物制造产业提供了广阔的产业基础。“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产品需求的增加,生物制造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在医药、农业、能源等领域。”陈国强教授说道。
挑战方面
,目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菌种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薄弱,部分关键装备仍存在依赖进口等问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同时,生物制造部分产品产业链尚不完善,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转化效率不高。
“我国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将面对来自全球各国的竞争,亟须提升国际竞争力。”陈国强教授认为,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要抓住三方面机遇。
一是因地制宜地发挥地方特色,充分挖掘生物制造潜力。
生物制造领域涉及多个行业,如医疗、农业、能源等,这些行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链和多样化的工艺流程。因此需要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特色,因地制宜地引导相关生物技术进入这些产业,形成“技术—制造—产品—市场”的有效循环。构建具有现代特色的生物制造创新网络。
二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系统,促进关键工业领域与生物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生物制造的价值链涵盖了众多环节,企业独自完成产品从生产到深加工的全过程挑战重重。因此,迫切需要构建新的产业生态系统,使得各企业能够各展所长,通过集群化发展模式,实现共同进步。特别是要促进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关键工业领域与生物制造技术的深度结合,扩大生物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其普及至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工业生产向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三是培养有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主体,推动产学研转化。
要重视培养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创新主体,支持有影响力的用户单位牵头建立产业联盟,与生产企业合作,共同推进生物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示范验证,形成“应用示范—反馈改进—能力提升—广泛推广”的良性发展循环。要增强自主知识产权,要深化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通过技术转让、许可、孵化初创企业等多种途径,将学术研究和研究机构的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在产业化的过程中,持续关注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陈国强教授表示,未来,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生物制造应当作为绿色生产方式的引领者、科技创新产业化落地的推动者、产学研转化的践行者、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撑者。
撰稿人 | 中国制造
责任编辑 | 邵丽竹
审核人 | 何发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