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外部创新高级副总裁罗侣松博士表示:
针对由RAS/RAF突变和其他MAPK通路异常驱动的实体瘤,lifirafenib联合mirdametinib代表了一种新的靶向治疗方法。本次报告的早期临床数据表明,这一垂直联合用药策略在解决携带这些基因突变的癌症患者大量的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方面颇具潜力。我们将继续推动对该联合用药方案的研究,使其在年内进入剂量扩展阶段,我们对此感到兴奋。
SpringWorks首席执行官Saqib Islam先生表示:
很高兴看到我们与百济神州在lifirafenib与mirdametinib联合治疗的合作中取得了进展。对于那些由生物标志物定义的亚组中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们,我们认为垂直抑制方法,比如这一新型联合用药方案,将有望改善他们的治疗结果。
2023年AACR年会上的口头报告详情:
一项评估RAF二聚体抑制剂lifirafenib与MEK抑制剂mirdametinib联合用于晚期或难治性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抗肿瘤活性的1b期、开放性、剂量递增和扩展研究
报告人:Benjamin Solomon,M.D.,澳大利亚墨尔本彼得麦卡勒姆癌症中心(Peter MacCallum Cancer Centre)
分会场标题:小型专题讨论会CTMS02-靶向KRAS通路在临床中的应用
摘要号:CT-033
会议日期和时间:北京时间2023年4月18日(星期二)凌晨3:50-4:00(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4月17日,星期一,下午15:50-16:00 )
这项正在进行的1b期试验(NCT03905148)是一项开放性、剂量递增和扩展研究,旨在评估mirdametinib与百济神州开发的RAF二聚体抑制剂lifirafenib联合用于携带RAS突变、RAF突变和其他MAPK通路异常的晚期或难治性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PK)和抗肿瘤活性。
本次AACR年会公布的是A部分剂量递增和剂量探索研究的结果。这部分研究旨在评价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并确定最大耐受剂量和/或2期推荐剂量。
截至数据截止日期2023年1月20日,71例患者接受了共计9个剂量水平的治疗,以评价不同给药方案。结果表明,lifirafenib与mirdametinib联合用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特征,剂量限制性毒性和导致给药终止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最常见的与lifirafenib和/或mirdametinib(>15%)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痤疮型皮炎(42%)、疲劳(32%)、腹泻(27%)、血小板计数减少(18%)、脱发(18%)、恶心(17%)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16%)。
在携带多种KRAS、NRAS和BRAF突变的几类实体瘤(包括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LGSOC]、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子宫内膜癌)患者中,lifirafenib与mirdametinib联合用药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在62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14例患者(23%)达到了经确认的客观缓解。在接受治疗的17例LGSOC患者中,10例患者(59%)达到客观缓解,中位治疗持续时间约为26个月。除LGSOC外,在接受治疗的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2例(50%)分别对携带BRAF融合突变或KRAS突变的肿瘤达到客观缓解。在接受治疗的11例NSCLC患者中,有2例(18%)分别对携带NRAS突变或BRAF V600E突变的肿瘤达到客观缓解。这些数据支持继续对该联合用药进行剂量扩展部分研究,这部分研究将聚焦于基于生物标志物选择的肿瘤不限定的患者人群,并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
澳大利亚墨尔本彼得麦卡勒姆癌症中心(Peter MacCallum Cancer Centre)的内科肿瘤学家Benjamin Solomon博士(MBBS、FRACP)表示: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知由MAPK通路驱动且目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有限的几种实体瘤类型中,lifirafenib与mirdametinib联合用药在携带不同KRAS、NRAS和BRAF突变的患者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我们对迄今为止该联合用药的风险-获益特征感到满意,并期待在研究的剂量扩展部分开展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内容来源:百济神州
责任编辑:胡静 审核人:何发
2024-12-03
2024-12-17
2024-10-30
2024-12-03
2024-12-10
2024-11-01
2024-12-11
本文深入探讨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现代制药工艺中的应用与优化策略。通过对化工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系统性梳理,揭示了它在提升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能耗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制药工艺优化的框架,并结合工艺特点,提出了以数据驱动的智能控制、设备状态预测维护和工艺参数优化为核心的综合优化策略。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这些策略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制药行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作者:王志霞、吴彤珊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