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突破1600亿!慢病药霸屏,抗肿瘤药崛起
近年来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化学药(含生物药)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化学药(含生物药)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预计2022E将首次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约4%。
2022E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化学药治疗大类TOP10
来源: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1600亿市场涵盖14个治疗大类,其中消化系统及代谢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心血管系统药物位列前三,销售占比均超过10%,可见慢病用药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比较热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抗肿瘤创新药获批,叠加DTP药房、“双通道”政策等拉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化学药的市场占比逐年提升,由2016年的5.28%上升至2022E的19.33%。
从厂家竞争格局看,TOP20厂家中仅6个为国内药企(不含中外合资企业),阿斯利康、辉瑞、拜耳稳居前三,预计2022E销售额均超过50亿元。国内药企中,正大天晴药业排位不变但市场份额有所提升,石药欧意药业、豪森药业、白云山制药总厂排位均有所提升。
TOP20产品洗牌!新10亿单品将诞生,豪森1类新药首上榜
2022E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化学药TOP20产品
来源:米内网综合数据库
TOP20产品合计市场份额接近20%,其中有15个产品销售额将超过10亿元。抗ED“神药”——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继续领跑,销售额超过30亿元;另一款抗ED药物他达拉非片,2022E销售额将首次突破10亿元。
近年来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他达拉非片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他达拉非片属于特异性磷酸二酯酶5(PDE5)的选择性、可逆性抑制剂,适用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国内有20余家药企拥有他达拉非片生产批文,该产品近年来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的销售额增速均达两位数,预计2022年销售额将首次突破10亿元。
与2021年相比,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盐酸二甲双胍片、他达拉非片、维生素AD滴剂、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等产品在2022E排名均有所提升,其中甲磺酸阿美替尼片将首次跻身TOP20。
近年来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甲磺酸阿美替尼片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是豪森药业研发的国产1类新药,最早于2020年3月获批上市,为首个国产三代EGFR-TKI。米内网数据显示,甲磺酸阿美替尼片上市首年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的销售额就突破4亿元,预计2022年将突破9亿元,并首次跻身化学药TOP20。
7大品牌涨逾10%,立普妥再夺“销冠”
2022E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化药TOP20品牌
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TOP20品牌中,有6个为未过专利期的独家创新药,9个为国家集采未中选品种(8个为原研药),4个为维生素类、矿物质补充剂等营养补充剂。
9个品牌将年销超10亿元,辉瑞的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澳诺(中国)制药的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将首次突破20亿元。立普妥在2015-2018年稳居TOP1品牌,2019年开始被其他品牌顶替,预计2022年将再次“登顶”。
2022E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化学药TOP20品牌中增速超10%的品牌
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7个品牌涨逾10%,排名较2021年均有提升,其中国药星鲨的维生素D滴剂首次跻身TOP20品牌,豪森药业的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提升7个位次。
近年来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维生素D滴剂(国药星鲨)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近年来,国药星鲨的维生素D滴剂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的销售额增速均达两位数,预计2022年将突破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
集采常态化下,大部分原研药“放弃”院内市场而转战院外市场,再加上原研药的“品牌效应”短时间内难以逆转,不少集采未中选原研药在实体药店仍有较好的销售,如辉瑞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阿斯利康的瑞舒伐他汀钙片及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拜耳的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预计2022年销售额及排名均会有所提升。
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
注: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不含县乡村药店;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
来源:米内网
2024-09-27
2024-12-03
2024-10-04
2024-10-14
2024-10-15
2024-10-30
2024-12-03
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剂型之一,其传统生产模式存在产尘量大、生产暴露环节众多以及工序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生产 OEB4-5 级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车间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针对高毒性或高活性等固体制剂生产所需采取的技术手段与措施。
作者:卞强、陈宁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