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水的存在,每一种药用水都是潜在的微生物污染源,尤其是在没有适当控制的情况下。控制不仅涉及通过生物负载测试回收的微生物数量,还需要了解水中存在的生物的类型,即对收集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建立水系统的微生物检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了解构成不同水系统的最常见微生物分离株,以及不同水质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而且通过建立制药用水系统微生物背景数据库,对趋势变化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它们是否指示了更严重的问题(例如生物膜)或它们是否对产品(进而对患者)构成特殊风险。
不同等级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分布;
目前的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Part
1
制药用水主要包括: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三个等级。本文将饮用水的水源用水也纳入分析。相比制药用水,不同地区的水源水的水质差异巨大,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集水区营养情况。这些河流要么是贫营养的河流,要么是营养丰富地区的河流;第二个因素是季节;天然水体中微生物的含量呈季节性分布曲线。
饮用水(Potable-Water):通常为自来水公司供应的自来水或深井水。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含氯。
Part
2
水源水。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分类多样性水平很高。常见种类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噬菌蛭弧菌、甲烷单胞菌、黄曲霉和弧菌茎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很少,通常是芽孢杆菌属;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包括真菌,原生动物和藻类。
纯化水。生产纯化水的过程是通过反渗透进行的。研究收集了315个样品并回收了347个分离株。最常见的属是“假单胞菌型”微生物,其中最普遍的是Ralstonia(主要是R. picketti这个种)。R. pickettii和B. cepacia绝对是纯净水系统中最常见的分离株。排名前七的主要属见下表。
总体而言,除去数量的差别,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微生物的种类相比饮用水更为接近(见下图)。
Part
3
鉴定方法的准确性。表型鉴定无法区分R. picketti和R. insidiosa,需要采用基因型鉴定。
本文回顾了制药用水系统微观世界中发现的细菌类型。即使大多数制药用水系统都受到控制,但有时微生物仍会存在,尽管数量很少。因此,作为一般指导,水系统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表征,为到达行动限的监控结果提供必要的参考,例如哪些是典型的和预期的微生物。
1. Geldreich EE, Taylor RH, Blannon JC, Reasoner DJ. Bacterial colonization of point-of-use water treatment devices. J Am Water Works Assoc 1985;77(2):72-80.
2. Sandle T. An approach for the reporting of microbiological results from water systems. PDA J Pharm Sci Technol. 2004;58(4):231–7.
3. Sandle T. Characterizing the Microbiota of a Pharmaceutical Water System-A Metadata Study. SOJ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5;3(2): 1-8.
本文来源于“法迈制药”平台
2025-01-23
2025-01-17
2025-02-12
2025-02-27
2025-01-22
2025-01-20
2025-02-03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进步的关键力量。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揭示其对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的积极影响。数字化转型理论为医药供应链的革新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实现了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无缝对接。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供应链协同、预测与决策支持、智能物流等方面。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并强化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不仅能够提高响应速度,还能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运营成本。本文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对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医药供应链将更趋向于智能化和个性化,企业需持续跟进技术进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作者:韦颖、厉欢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