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今年8月,信达生物宣布与Bolt 达成新药研究开发协议,将共同开发三款治疗肿瘤的抗体-免疫刺激偶联物(ISAC)候选药物。根据协议条款,Bolt将在签约时从信达生物获得500万美元的现金预付款,以及未来可能最高达10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此外,在免疫刺激ADC方面,百济神州引进Ambrx的定点偶联技术,同时跟踪开发免疫刺激ADC-抗体偶联TLR7/8激动剂。
根据《Nature》预测,2020年以前上市的10款ADC产品到2026年销售总额将超过164亿美元。国内ADC市场在2020年启动,预计2024年及2030年分别达到74亿元与292亿元的规模,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5.8%。后PD-1/L1时代,ADC成为新的热点药物,引来药企扎推投入。
ADC药物研发非一帆风顺
截至目前,全球共有14款ADC药物获批上市。ADC药物研发浪潮迭起,阿斯利康、默沙东、吉利德等跨国制药巨头通过合作和并购的方式,下重金进行布局。国内药企也争相进军ADC药物领域,加大自研力度,License in/out重磅交易频频发生。
此前,由于Ⅲ期临床试验失败,二线治疗、维持治疗失败,联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接连失败,2019年艾伯维宣布终止了首个靶向DLL-3抗体偶联药物ovalpituzumab tesirine(Rova-T)用于SCLC患者的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损失了近100亿美元。
而在国内,今年2月与3月,百奥泰相继发布公告称,由于存在较高的临床开发与市场风险,宣布终止HER2 ADC药物BAT8001三期临床试验和BAT8003(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Trop2单克隆抗体-美登素偶联物)的临床开发。ADC新药按下暂停键,单纯研发投入的基本损失超3亿元。
科伦、恒瑞在研超十余款
不过,这些失利并没有阻挡企业入局的热情。从国内外企业的研发管线来看,ADC药物已成为重点布局方向,超百种在研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预计未来5年会迎来新一轮高峰,从靶点来看,HER2是热门靶点。
值得关注的是,ADC药物不仅吸引众多创新药企布局,一些大型制药企业ADC在研数量超十余款,如科伦药业、恒瑞医药等。今年8月,科伦药业控股子公司KLUS PHARMA INC收到FDA签发的书面通知,允许其“注射用SKB264”抗体偶联药物(ADC)在美开展临床试验。早在2020年4月,CDE官网显示,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1类新药注射用SKB264获临床默示许可,拟用于实体瘤的治疗。科伦药业ADC药物还有靶向HER2的A166,该药已向CDE提交关键Ⅱ期临床申请。除了A166、SKB264外,科伦药业还有11个临床前的ADC产品。
此外,不少大药企选择投资该领域。2021年6月,珍宝岛药业宣布出资4亿元投资特瑞思进军生物药领域。除特瑞思之外,珍宝岛在2021年还相继投资了多禧生物、爱科瑞斯等多家ADC研发企业,并投资17亿元建设以抗肿瘤ADC药物研发为主的杭州生物药项目。
医保准入迎来突破
创新药企方面,近年来,信达生物通过自研和BD合作不断壮大产品线,在ADC药物领域,除了引进Bolt相关平台,今年6月底,其宣布与Synaffix就抗体偶联药物技术达成许可协议,后者将提供必要的专有ADC技术,包括GlycoConnect,HydraSpace以及其toxSYN平台下某款连接体-毒素,使信达生物得以快速基于一款自有抗体开发具有同类最优潜力的ADC候选分子。在ADC药物布局方面,信达不仅有传统的ADC细胞毒药物,也在开发免疫刺激偶联药物。同时,也将开发基于双特异性/双互补位抗体的ADC产品。
除信达外,荣昌生物、多禧生物等创新药企布局也较为深入。荣昌生物拥有了一个全面集成的ADC平台,已有4款ADC产品进入临床研究或获批上市。其中,首个国产ADC维迪西妥单抗已于6月9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适用于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的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治疗,其尿路上皮癌适应症已递交上市申报并被纳入优先审评。此外,靶向间皮素的RC88、靶向c-Met的RC108与靶向Claudin18.2的RC118均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今年8月,荣昌生物与国际知名生物制药公司西雅图基因(Seagen)达成一项全球独家许可协议,以开发和商业化其ADC新药维迪西妥单抗,此次交易可获得的潜在收入总额高达26亿美元,刷新了我国药企单品种海外授权的交易记录。
作为炙手可热的赛道,ADC药物今年在医保准入上也迎来突破。国内共批准两款进口和一款国产ADC药物上市,分别是罗氏的注射用恩美曲妥珠单抗、武田的维布妥昔单抗和荣昌生物的注射用纬迪西妥单抗。今年医保谈判中,仅国产ADC药物谈判成功。
多禧生物作为国内ADC产品布局最多的企业之一,是一家专注研发抗体偶联药物的企业,目前拥有24条ADC研发管线,其中有3款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今年4月,该公司MUC1 ADC药物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这是首个国产MUC1 ADC药物。
2024-08-17
2024-09-02
2024-08-09
2024-08-06
2024-08-19
2024-08-28
2024-08-15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中医药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近年来,国家层面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转型,智能化、自动化已成为当下制药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作为与中药制剂非常紧密相关的生产设备,其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也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北京翰林航宇科技发展股份公司(以下简称“翰林航宇”)近年来开展的智能化工程,阐述了对中药制剂设备的数字化升级改造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张士威、张磊、池明芳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