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生命科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在何处?企业正面临哪些转型难点?
施耐德电气一文为您“数读”转型之路!
近年来,生命科学行业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作为国家引领下的未来产业新赛道之一,生命科学行业企业是怎样面对行业发展新机遇的?在“创新与转型”的浪潮面前,这些企业又面临着怎样的难题与困境?
在去年底,施耐德电气携手PharmaTEC制药业共同组织了“生命科学行业数字化转型调查”,共200家企业踊跃地参与其中,为我们展现了转型之路上的“行业心声”。
1
白皮书数据洞察
解析生命科学行业数字化困境
生命科学行业一直具有监管严、难度高、周期长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新药研发、成本优化、国际化布局、数字化转型上加大投入,以寻求新的增长点。其中,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企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转型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依然困境重重。
洞察一
一半以上企业仍处于传统计算机化阶段
物联网技术这趟列车“一票难求”
生命科学行业数字化水平呈现“金字塔”分布:超半数企业仍停留在传统计算机化阶段(IT/OT未融合)。未来,打破数据孤岛、推动IT与OT深度融合,将成为企业向“可视化→可预测”进阶的关键路径。
洞察二
高质量&低成本是企业价值提升主要追求
数字化转型目标聚焦「合规性」
数据显示,超80%企业将“成本优化”与“质量提升”列为数字化转型核心目标,而在生命科学行业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合规性建设不仅满足监管要求,更能通过标准化流程降低质量风险、减少合规成本,最终实现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因此,构建兼顾效率提升与合规管理的数字化体系,正在成为行业转型的关键路径。
洞察三
数据贯通&技术升级成工厂数智化关键锚点
数字化工厂加速深度发展
从数字化工厂建设关注点来看,厂内数据流打通、先进工艺技术及数字化设备引进等受到高度关注,反映出企业对数据驱动、技术升级的重视。未来,数字化工厂建设将持续聚焦数据贯通与技术革新,以智能质量、生产管理等系统为支撑,朝着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深度发展。
施耐德电气用前沿自动化技术和工业软件赋能生命科学行业,
优化生产,满足合规性要求,守护健康,共筑绿色未来。
让我们一起,为生活而造
点击视频了解
2
七步法精准赋能
助力生命科学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生命科学行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施家基于深厚的行业洞察,推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七步法”,为行业提供从咨询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这套方法论通过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一体化设计、资产信息管理中心、运营信息管理中心、智能设施、高效运营、一体化运营中心七个自上而下的步骤,配合专业的行业生态工具为客户提供囊括「咨询→设计→建造→交付→运维」的端到端服务,助力企业实现高效管控和价值跃升。
如需进一步咨询
点击此处,咨询专家
优势一
智造升级:赋能高效可靠灵活生产链
从调研结果可见,在生命科学行业制造生产全流程中,药品生产品类多、市场需求变化快仍是阻碍效率提升的主要瓶颈。施家通过多种智能化系统与数字化平台,针对不同环节中的核心痛点提供精准赋能,构建起贯穿研发、生产、合规管控的全链路数据解决方案。
针对行业普遍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AVEVA System Platform系统平台整合SCADA、PAS/DCS等关键系统数据,并实现与生产执行系统MES、质量管理LIMS、QMS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的扩展集成,构建了统一的工业数据中枢,有效将分散的制药生产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时洞察,使管理人员能够基于完整数据流做出快速决策,持续优化制药生产各环节的运营效率。
在原料药合成环节,复杂的配方管理与工艺切换常导致生产中断。ProLeiT过程控制系统基于S88标准构建模块化配方库,支持多品种生产的快速切换。其批次控制功能可自动匹配最优工艺参数,确保不同药品间的平稳过渡,最大限度减少设备闲置时间。
面对生产数据利用率低的困境,AVEVA PI System运营大数据平台建立从设备层到管理层的统一数据中枢。通过对制药工艺参数、环境数据、设备状态的关联分析,帮助企业识别环节中潜在的质量风险点,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在生产合规报告方面,传统纸质记录制药流程数据的方式效率低下且易出错。AVEVA PI System运营大数据平台建立GMP合规数据中台,集成ERP,WMS,MES,SCADA,PAS,LIMS,QMS等生产相关信息,实现完整的电子批记录(EBR)功能,完成制药生产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归档。
并通过偏差预警模块,尽可能避免工艺偏差产生,确保每一批次的药品质量稳定,大幅提升药品生产质量稳定性,并实现每一批次药品质量可追溯,大幅提升放行效率与质量保障。
优势二
合规护航:助力构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生命科学行业特殊的合规性要求,在施家解决方案中获得系统性响应:
施家通过数字化技术满足GXP合规性检查,减少人工干预偏差,提高验证效率和数据管理合规性,最终实现高达100%的无纸化合规性,同时大幅缩短审计准备时间,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BMS楼宇控制系统与环境监测系统的组合应用,赋能不同季节时对整个药厂存储环境和药品生产环境的稳定控制,以及对生产关键区域和设备环境进行监控,实时查看药品生产区域的环境温度、湿度以及环境压差,保障生产环境记录数据完整性。
面对整个行业都在提升设备清洗环节的清洗效率和节能率,施家CIP Optimize在线清洗顾问,能够监控CIP实时运营,完整记录CIP过程数据,分析评估清洗过程优化可能性、计算潜在节约量,在提升清洗效率的同时,还能帮助客户在CIP环节实现节能高达30%,水和化学品节约5%,生产率提高15%。由此,大幅削减制药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量,在设备准备阶段节省时间和能源,形成节能降耗的水资源利用闭环,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
优势三
绿色转型:促进产能与低碳双提升
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生命科学行业正面临能源转型与绿色制造的双重挑战。
施耐德电气基于EcoStruxure™架构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XIoT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能源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结合EMS+能效管控加对生产全流程的能耗进行精细化管理。
这套系统不仅能对各能源子系统的利用效率、消耗成本和环境效果等关键指标进行运营分析,更能通过AI算法持续探索节能优化空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将能源管理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形成数据对接,企业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能耗,从而实现能效提升与碳排放降低的双重目标。
在监管要求日益严格、运营成本持续攀升的行业背景下,施家“数字化转型七步法”将持续深化AI、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以“合规为基、效率为翼、绿色为脉”的核心价值,助力生命科学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邵丽竹
何发
本文系统阐述了密闭式管道化物料输送(Closed Pipeline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CPMT)的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并详述了该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2025-07-02 周宏
2025-05-16
2025-05-11
2025-05-23
2025-04-29
2025-05-22
2025-04-28
2025-05-08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评论 0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