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
在国际药品市场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原料药的需求量持续展现增长态势,这对原料药制造商提出了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与产量的迫切需求。在有机化学与生化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原料药制造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整合并应用新技术,原料药的生产过程得以更加环保与高效。面对世界各国对药品监督日益严格的形势,原料药生产必须严格遵守质量标准,加大工艺开发的优化力度,并进一步增强研发活动的深度与广度[1]。
Part.1
1.1
原料药的定义及重要性
1.2
工艺开发的基本流程
1.3
工艺开发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1) 原料药的质量与纯度对药物质量、安全性和疗效有最为直接的影响。在原料药工艺开发环节,必须从原材料的筛选、纯化、鉴定等环节严格落实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原料药的高质量和纯度。
(2) 原料药生产工艺开发与成效之间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原料药的生产工艺有化学合成、发酵、萃取等。只有在工艺开发与原料药生产之间选择正确的开发工艺路线,才能保证原料药的质量和产量。
(3) 市场作为原料药工艺开发所面向的服务对象,供需情况至关重要。在全球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原料药市场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就原料药企业而言,在材料选择和工艺开发期间详细调查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是保证工艺水平、服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生产和销售策略。
Part.2
2.1
临床前阶段的工艺开发
2.2
临床阶段的工艺开发
临床 II 期,药企招募 100~300 名患者参与研究,评估药物疗效及产生的副作用。此时,对原料药的需求增加到十到几十千克。随着对原料药性质理解的加深和杂质控制指标的合理化,对生产工艺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此时研发人员需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以明确分析方法、推测杂质、设定产品标准等。发现生产中的问题,优化工艺,并与采购部门沟通原料质量、交货期限和包装要求。此阶段的工艺优化主要集中在原料药供应、明确产品控制标准和方案、提出关键中间体的控制指标等方面[3]。
临床 III 期,药企会招募大量患者验证药物的有效性和长期使用的副作用。这一阶段需要稳定、高效且环保的生产工艺,以满足几十至上百千克原料药的生产需求。质量控制是此阶段的重点,强调质量应源于工艺设计而非依赖产品检测。工艺参数和指标更加明确,工艺设计的理念也将在研发过程中逐步体现。主要目标是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产品,并证明工艺的可持续性,同时深入研究产品的质量属性和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为临床阶段的工艺开发流程图。
图1 临床阶段的工艺开发流程图
2.3
生产工艺的放大与验证
Part.3
3.1
建立标准化质量控制方法
表1 标准化质量控制方案
3.2
优化制备工艺
3.3
原料药包装与储存
Part.4
原料药作为制剂中的有效成分,其质量直接决定制剂的质量和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全球药品市场持续扩大的背景下,原料药需求量不断增长,对原料药制造商提出优化生产工艺和强化产品质量的挑战。在开发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料药质量与纯度,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并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是提高原料药质量的关键。在原料药设计与开发环节,综合临床前阶段和临床阶段开发工艺,可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药的质量和产量。建立标准化的质量控制方法和优化制备工艺是原料药质量的关键,在原料药包装与储存方面考虑包装材料的相容性、密封性和防潮性能,以及提供适宜的储存条件,能够保障原料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3] 王宏亮. 金属参与的化学合成原料药元素杂质来源浅析[J]. 药物评价研究,2023 (12):2689-2698.
苑晓艳、何伯海 连云港润众制药有限公司
邵丽竹
何发
2024-12-31
2025-01-23
2025-02-27
2025-01-17
2025-01-07
2025-02-12
2025-01-22
本文深入剖析了郭学平博士从透明质酸技术革命到合成生物学前沿的三十年探索,揭示了中国生物制造从追赶到领先的关键路径,并为未来技术产业化提供了战略思考。
作者:崔芳菲
评论 0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