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摘要:对国内外药品监管部门关于微型片剂化学药物研究开发相关指导原则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国内相关指导原则及企业研究开发案例,从目标产品质量概况到关键质量属性,从关键工艺参数到产品质量标准,从精准数粒设置到产品临床应用进行详细剖析。开发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药物,解决儿童用药临床上长期存在的“剂量靠掰,用量靠猜”的难点和痛点问题。
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药学会药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联合委会卫生健康界别委员。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经信局等专项支持项目,在国内外科技期刊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多篇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所负责十余个项目同品种前三家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并进入国家药品集采目录;所在团队建立了儿童药物技术平台,肠外营养技术平台及微球技术平台,并布局口服固体制剂智能制造、连续制造及3D打印个性化制剂研发。
责任编辑:邵丽竹
审 核:何发
登录后可发表评论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27
2025-03-11
2025-04-15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扫码关注服务号
扫码进入制药生态圈
扫码关注订阅号
扫码关注视频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