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峰金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0 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理事单位。是专业从事粉体自动化、无尘化作业系统的项目工程咨询、工艺流程设计及实施,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行业主力供应商。总部位于北京,下设河北生产基地,占地面积约 10000 平方米,拥有超 100 台套先进智能加工设备及 200 余人的专业生产团队。
长峰金鼎成立之初,就有一个梦想:凭借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经历了创业初期的探索,长峰金鼎选定了以粉体装备和工程技术为核心专业,以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方向,设立了致力于打造自动化、高效率、低运营成本、节能环保的生产装备体系的发展目标,并在不断研发生产的过程中,一步步向目标迈进。
制药企业生产过程中粉尘飞扬是常态,而员工健康隐患、交叉污染风险、粉尘爆炸危险也挥之不去。2002 年,长峰金鼎率先研制成功 NZQ 系列真空上料机和真空输送系统。产品的成功不仅打破国外同类产品的垄断,填补了国内自主研发的真空上料系统空白,而且在关键性能上实现了国际领先的突破,彻底解决了粉粒分层问题及多项技术难题。同时,公司建立了国内领先的粉体输送实验室。完整的理论仿真手段和实物仿真验证手段,确保了设计的可行性和完整交付能力。遵循上述思路,长峰金鼎将气流输送技术推广到化工、原料药、新能源材料、制药、保健品、食品等领域中,逐步形成了适用于干料和湿料两类输送系统,以及防爆环境使用的系列产品。
2006年,长峰金鼎着手研发无尘粉碎系统。从建模仿真和大量的关键实验入手,对粉碎产品进行了全新的功能设计和产品研发。2008年,“鄂式粉碎”和“齿式粉碎”两大系列无尘粉碎系统横空出世,重新定义了无尘粉碎系统行业标准,彻底解决了客户对粉碎间恶劣工作环境的困扰以及粉碎温度高、能耗高等问题,使中药材粉碎和西药API粉碎在生产过程中达到了GMP、HSE等先进标准的要求。
2009年,国内著名药企云南白药现代化花园式工厂建设过程中,面对人工配料出错率高、不利于配方保密等难题,提出如何实现自动化配料的课题。长峰金鼎立刻组建项目团队,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集成配方保密管理、无差错控制系统、在线自动复合、满足GMP和FDA要求的设计和实施方案,由此诞生了国内第一套药用自动配料系统。
之后,长峰金鼎针对不同行业的各类问题,不断调整优化设计方案,陆续完成了负压气流混合机、正压气流混合机、搅拌式气流混合机、一维旋转混合机、单锥混合机等系列产品以及连续混合机系统,以此实现了混合技术的跨行业应用。2015年,成功研发了软材状态可控的CIP智能湿法混合制粒机,解决了制粒设备主轴易存料、清洗困难、交叉污染的风险大等问题;2017年,长峰金鼎又研发了全自动连续微沸腾卧式沸腾床,解决了主风道跑粉、塌床等问题,达到了成品率提升、能耗下降、效率提高两倍的效果,诸多传统设备痼疾迎刃而解。凭借着行业内过硬的口碑,产品一经问世,就应用于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颗粒生产系统,为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十余年的深耕,长峰金鼎完成了从单机设备到整体综合性解决方案的发展。目前可为客户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有:固体制剂连续生产系统、中药粉碎混合计量生产系统、无烟化蜡及炼蜜计量丸剂生产系统、湿料远程输送及精确分装系统、生物制剂智能供料生产管理系统、中药提取原料正压风送系统、电池正极材料无尘输送系统等。产品包含投料、粉碎、气力输送、包装外清、计量分装、自动配料、混合、制粒、沸腾干燥、筛分、周转料桶、清洗站、烘干、控制系统等 14 个品类,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保健品、化工、新能源、电子、冶金等行业。销售网络覆盖国内 24 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欧美、中东及东南亚等地,深受国内外广大用户的认可。
长峰金鼎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助力“制药工业4.0”。产品采用轻智能算法,通过智能感知、数据分析等手段,为设备提供强大的智能化功能。同时,公司建立了国内首家固体制剂系统体验中心,为客户提供粉体输送性能试验和验证,以及胶囊剂、粉剂、颗粒剂、片剂等全程工艺试验和验证,让客户充分体验了长峰金鼎整体解决方案带来的价值。
二十年来信步前行,能切身体会客户难点、痛点并愿与之共成长的长峰金鼎,成为了广大药企在产业升级中最可信赖的寄托。80余项专利和著作权是其创新力的彰显;制定5项行业标准、独创5H设计管理体系,是其专业价值体现。长峰金鼎人将继续秉承航天人博学、精益、严谨、务实的工作习惯和作风,深耕制药装备、粉体工程等领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技术性能和服务水平,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用数字化、智能化及绿色化先进技术赋能企业研发生产,助力制造行业创新升级。
邵丽竹
何发
2024-12-03
2024-10-14
2024-10-15
2024-10-30
2024-12-03
2024-10-08
2024-12-17
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剂型之一,其传统生产模式存在产尘量大、生产暴露环节众多以及工序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生产 OEB4-5 级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车间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针对高毒性或高活性等固体制剂生产所需采取的技术手段与措施。
作者:卞强、陈宁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