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清远“三连一阳”地区,不少基层医院使用的药物都是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物,可是由于中标价格较低,药企利润微薄,甚至亏本,企业不愿意生产,医药公司不愿意配送,导致廉价药短缺,基层医院频频喊“渴”。
廉价药治疗效果慢,导致很多医生和患者用药时不会先考虑廉价药,会青睐一些特效药,治疗效果立竿见影。长此以往,因为使用频率低,一些医院减少了廉价常用药的购置和库存,医院药房药品库存量一般维持在一定合理区间,基本满足一段时间内患者看病需要。
而一些廉价常用药由于治疗效果慢一点,容易导致大量廉价常用药长期在药房存放,加之药品使用期限非常严格,因失效而造成巨大浪费得不偿失,久而久之,一些医院药房购置廉价常用药的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断药。廉价药断供现象在基层医院更为明显,连州市龙坪镇中心卫生院甚至长达一两年都缺乏某种廉价药,因为缺乏品种,医生不得不采取其他药品代替,可是治疗效果却大打折扣。
降低患者的药品开支和成本,是设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可是在现实中却往往事与愿违地成为低价药“杀手”,导致出现两难局面:一方面,一旦药品被列入基药目录,意味着压缩利润,多数药企避之唯恐不及;另一方面,基层卫生机构却只能从固定的平台,指定的药企购买药品,否则政府不让报销。
如此一来,医生更多时候选择特效药,可是,更多时候廉价药的药效很难被特效药代替。如果许多廉价常用药都被“特效药”取代,虽然相关方面获得了暂时的经济利益,但对于许多低收入群体来说,疗效再高的高价药也会加剧低收入家庭的财务负担,以至于不少家庭因医因药致贫。
为了解决廉价药断供难题,多个部门下发通知,取消廉价药最高零售限价。但即便如此,断供难题仍然没能解决,这直接反映出廉价药断供并非只是廉价的现实。其实,廉价药断供既跟定价属性有关,也跟产品属性有关。廉价药即便涨价,也不可能走奢侈品路线,只能是适当涨价,由于销量巨大,只要价格超过成本,那么“规模效应”即可带来丰厚利润,其中的利益纠葛,也需要多方逐个厘清。基层医院基药短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山区百姓的生命健康才有进一步保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