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受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机体出现针对表面抗原(HBsAg)的抗体anti-HBs,通常被认为是病毒清除的标志,但是,在部分乙肝患者和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中存在着HBsAg与anti-HBs同时被检测到的现象,这种情况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和病毒学家。以往的研究认为,发生在 HBsAg主要亲水区的氨基酸突变,如G145R是导致病毒“躲过”宿主免疫监控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些突变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真正影响并未得到深入研究。
张欣欣课题组将长期以来建立的病毒变异表型研究技术平台,应用于临床HBV免疫逃逸株的检测和体外生物学功能研究,从近年来在瑞金医院感染科就诊和体检的13.6万名患者中筛选出216名发生免疫逃逸的病例,除了验证既往学术界的研究结果外,还发现有22%的患者发生了病毒抗原的糖基化突变,如此高的突变率是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同时,科研人员在对病毒适应性的体外功能研究中发现,这种糖基化突变对病毒的抗原性和分泌能力均发生影响,显示出在宿主免疫应答的压力下,病毒突变株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在研究中,科研人员还发现了糖基化突变株可在人群中水平传播,其中包括被成功免疫接种乙肝疫苗的病例。
2024-08-17
2024-09-02
2024-08-09
2024-08-06
2024-08-19
2024-08-15
2024-08-28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无菌方法开发及验证。通过采用薄膜过滤法,使用1mol·L-1硫酸镁溶液对样品及所用培养基进行处理,pH 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 0.1% 组氨酸、0.3% 卵磷脂和 3% 吐温 80)进行冲洗,有效地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得出的结论为采用 1 mol·L-1 硫酸镁溶液及 pH 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 0.1% 组氨酸、0.3% 卵磷脂和 3% 吐温 80)可以有效地消除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抑菌性能,可以将该方法用于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无菌方法验证。
作者:印萍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