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周宁一研究员课题组在基因组内16S rRNA基因的差异性而导致的原核生物多样性高估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10月的微生物学刊物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上,并被本期杂志选为亮点文章(Spotlight: Articles of Significant Interest Selected from This Issue by the Editors)。
自从Carl Woese应用16S rRNA基因来确定原核生物的亲缘关系,这个方法已成为原核生物系统发育和分子生态学研究中公认的经典标准。然而,该基因在原核生物内往往同时存在多个拷贝,而且拷贝之间的基因序列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原核生物生态学研究中,基于16S rRNA基因的菌群多样性分析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高估。该组从目前2013个测序的原核生物基因组中,对16S rRNA基因的拷贝数及基因组内部异质性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发现细菌基因组中包含1-15个拷贝,古菌基因组中包含1-4个拷贝。在952个基因组(隶属于585个种)内发现16S rRNA基因存在异质性。并发现16S rRNA基因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异质性,因而利用不同区域的序列进行基于焦磷酸测序的分子生态学研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多样性高估。
本研究指出,对于经常用来进行焦磷酸测序的区域中,V4-V5区域显示了最低的高估程度(约为3.0%),而V6区域的高估程度最高(约为13%)。因此在原核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16S rRNA基因的V4-V5区域更适合作为焦磷酸测序的目的片段。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关于16S rRNA基因的基因组内差异的研究,本研究不但提供了在针对不同的16S rRNA基因区段时不同丰度的高估程度,而且提出了可利用V4-V5区来降低这一高估。
2025-01-23
2025-01-17
2025-02-27
2025-02-12
2025-01-13
2025-01-22
2025-01-20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进步的关键力量。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揭示其对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的积极影响。数字化转型理论为医药供应链的革新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实现了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无缝对接。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供应链协同、预测与决策支持、智能物流等方面。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并强化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不仅能够提高响应速度,还能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运营成本。本文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对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医药供应链将更趋向于智能化和个性化,企业需持续跟进技术进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作者:韦颖、厉欢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