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合作发表了题为“Sequence Effects on Peptide Assembly Characteristics Observed by Us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的研究论文,通过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来研究氨基酸序列对多肽组装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图摘自论文,表示利用STM进行多肽序列识别结果
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STM技术在单分子水平上研究多肽的组装及其调控,已经发表了一系列的工作。他们在2011年利用STM确认了淀粉样多肽组装和聚集的核心片段及折叠位点,对于研究非结晶蛋白的组装结构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析方法(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1, 108, 19605等),但是由于多肽在表面组装构象的多样性以及吸附稳定性的差异,利用STM进行多肽中氨基酸序列的识别仍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STM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氨基酸残基序列对嵌段模型多肽在固体表面的吸附构象稳定性的影响,发现STM图像中的衬度差异与模型多肽中的序列具有关联性,同时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不同氨基酸残基与石墨表面的结合能差异与衬度差异也具有一致性,说明了多肽序列对组装构象和组装特性的影响,暗示了利用STM进行多肽序列识别的可能性。此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多肽组装过程中侧基结构、序列等对组装过程、组装驱动力以及组装结构的影响。
此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和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
2024-09-27
2024-12-03
2024-10-04
2024-10-14
2024-10-15
2024-10-30
2024-12-03
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剂型之一,其传统生产模式存在产尘量大、生产暴露环节众多以及工序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生产 OEB4-5 级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车间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针对高毒性或高活性等固体制剂生产所需采取的技术手段与措施。
作者:卞强、陈宁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