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综合测序、系统发育分析和流行病学,发现了一种新型病毒,它可能为解开马肝炎之谜提供线索。这项成果发表于3月18日的PNAS在线版上。
这种肝炎称为泰勒氏病(Theiler disease),首次发现于1918年。将近一个世纪以来,泰勒氏病的病因一直是一个谜。该病能引发昏睡、厌食、血液肝酶水平升高、黄疸、发热、失明和昏迷,该病常常在马场使用预防措施——向暴露在某些毒素和病源的马注射免疫血清——后发病。
在最近一次泰勒氏病爆发期间,Amy Kistler领导的研究小组从马匹中获得了血液样品,并开展高通量测序,在血液和血清中发现了一种病毒,他们称之为“泰勒氏病相关病毒”,简称为TDAV。研究人员认为,TDAV似乎属于黄病毒科,但它与此病毒家族的其他成员相距较远。
尽管随后的接种研究表明,带有病毒的马匹发展成肝炎,但研究人员提到,他们的结果不符合科赫法则,因为接种液中的TDAV不是从体外培养物中纯化得到的,他们还未开发出适当的培养体系。然而,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研究提供线索,表明泰勒氏病相关病毒(TDAV)可能是该病的一种致病因素。”
在一个马场,21匹马接受了肉毒杆菌毒素的抗血清接种,之后,8匹马患上了泰勒氏病。为了调查可能的致病原因,Kistler及其同事在Illumina的HiSeq 2000平台上对两匹马的血清以及抗毒素血清样品进行了测序。分析后发现,马样品中大约0.01%的读取定位到黄病毒科病毒家族,抗毒素血清中也有0.06%。
TDAV基因组的分析表明,此病毒与Pegivirus和丙型肝炎病毒密切相关,不过它们在进化树上相距甚远,与最近的亲属也仅有35.3%的氨基酸相同。此外,TDAV的基因组似乎编码了3个假定的结构蛋白和7个假定的非结构蛋白。
爆发一年后,研究人员重新检测了原先那个马场的马。那两匹很严重的马以及其余10匹患病的马都呈TDAV阴性。有四匹马呈TDAV阳性,但未表现出临床症状,表明一些马可能是渐进的携带者,而病毒可能会像丙肝病毒一样,在某些动物中建立慢性感染。
此外,对3个独立的地点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用含有这种病毒的一种抗毒素制剂治疗的17匹马中的8匹出现了肝炎,这提示TDAV可能是该病的一种致病因素。然而,由于他们无法纯化TDAV,正如他们所说的,这项研究不符合科赫法则。如果进一步的研究证实TDAV确实是泰勒氏病的致病原因,那么研究人员所开发的qRT-PCR分析将有助于马匹以及抗病毒制剂的筛查。
这组作者说,尽管该研究没有确凿地确定泰勒氏病相关病毒(TDAV)是泰勒氏病的病因,但是它提供了这种病毒和这种疾病之间的一个流行病学联系。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27
2025-03-11
2025-03-04
2025-04-15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