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脑海中那些有趣、幸福或恐怖事,都是别人编造植入,不要惊讶,这并非天方夜谭。美国一研究团队25日宣布,他们已成功给小鼠的大脑植入虚假记忆,从实验上证实了人为改造记忆的可能性。
植入记忆的难点有两个:首先,准确地找到只和某一个特定记忆有关的脑细胞;其次,在时间和空间上精确地激活这些细胞,从而重现这段记忆。一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利根川进教授所在实验室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如何通过光遗传学手段标记并激活与一个特定记忆相关的脑细胞,从而人为激活某个记忆过程。现在,该实验室利用类似的方法,给小鼠的大脑添加从未真实发生过的记忆。
研究人员当天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首先将小鼠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A中,标记和环境A记忆有关的脑细胞,并使得这些细胞对光敏感。然后将小鼠放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B中,并将激光通过光导纤维传入大脑,激活这些标记的细胞,从而唤起环境A的记忆。正当小鼠身处环境B,回忆环境A时,他们给予轻微的电击,于是小鼠错误地认为它是在环境A中受电击。当把小鼠放回环境A时,它们会因为这个虚假记忆而对环境A产生恐惧。
简而言之,研究人员人为激活小鼠大脑中一个特定记忆,并同时给予新刺激,使两者联系在一起转化成一个新记忆,但这个记忆的内容在现实中从未真正发生,是一个虚假的记忆。
“我们的研究从实验上证明了人为改造记忆的可能性。”研究报告共同第一作者刘旭对新华社记者说。他指出,这是第一次形成一个独立的虚假记忆。以前有过类似的研究,但无法产生一个探测得到的虚假记忆,而只是一个与真实记忆融合在一起,无法区分的混合记忆。
这一研究对记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潜在影响。理论方面,研究人员将能以前所未有的程度从细胞水平剖析记忆机理。刘旭说:“与以前将大脑当作黑箱,由外而内的研究相比,我们的方法可以说是突破性的由内而外地研究大脑和记忆的机制。”在实际应用方面,这一研究可帮助阐明人类错误和虚假记忆的机理,比如目击证人由于虚假记忆造成的错误口供等。
“人的记忆并不像一张照片,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刘旭说,“相反,我们的记忆会不断地随着我们的回忆过程而改变和扭曲。但我们很少会有意识地怀疑记忆的准确性,因为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在没有外在固定参照的情况下,我们的记忆就是唯一的事实,因此我们有可能会产生并坚持一些错误的记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刘旭说,他们下一步计划通过选择性地标记并关闭与某一个记忆有关的细胞,研究是否可弱化甚至抹除记忆。
2024-09-27
2024-12-03
2024-10-04
2024-10-14
2024-10-15
2024-10-30
2024-12-03
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剂型之一,其传统生产模式存在产尘量大、生产暴露环节众多以及工序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生产 OEB4-5 级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车间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针对高毒性或高活性等固体制剂生产所需采取的技术手段与措施。
作者:卞强、陈宁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