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获悉,由该院联合上海理工大学、武汉安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胶囊内镜机器人”,已获国家药监局注册审批,并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据查证,这是全球首台可定位可遥控胶囊内镜机器人。患者只要吞下一颗普通胶囊药物大小的胶囊内镜,医生就能把隐藏在患者胃里的病灶看得清清楚楚。
该机器人的总设计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介绍说,人体腹中5至7米长的小肠,一向是胃镜、肠镜检查所无法涉足的“盲区”。长期以来,我国小肠疾病的诊断率只有10%。
使用“胶囊机器人”检查胃病,患者仅需吞服一粒特制的小“胶囊”,胶囊便会听从医生的无线磁场遥控指令,进入患者肠胃,并按照医生的操控,在患者肠胃中上下左右翻滚、旋转或者平移。同时,一幅幅图片将实时传出体外,收录进一旁的电脑中,供医生分析和诊断。
更具创新性的是,由于安装了磁定位芯片系统,胶囊内镜可以在医生的控制下巡视消化道任意位置,实现定位功能。为此,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类此CT扫描仪的 “检测床”,让病人吞服胶囊内镜后躺上去,通过体外磁场控制,引导胶囊内镜游走至体内病灶处悬浮。然后,检测人员控制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让胶囊内镜拥有仰视、俯瞰、旋转等6个角度的“视角”,充分聚焦消化系统内有何异样。
检查完成后,胶囊将会顺着胃肠道自然排出患者体外,整个胃镜检查过程只需要半个小时。
2025-04-10
2025-04-15
2025-04-24
2025-05-16
2025-05-11
2025-04-06
2025-04-29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