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和潘光锦带领团队,利用病人尿液细胞,成功获得神经干细胞。12月9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方法学》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该成果通过特殊的手段,将一些干细胞因子导入从病人尿液中分离而来的细胞中,并通过特殊的诱导培养基对其进行培养,成功将病人的尿液细胞诱导转变为具有功能的神经干细胞。
据介绍,神经损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比如脊髓损伤、帕金森病、脑损伤等,由于患者神经细胞的再生能力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获得并移植病人特异性的神经细胞,可以替代病人本身已经损伤丧失的细胞,从而达到治愈这类神经系统疾病的目的。然而,在通常情况下,体外很难获得并扩增病人本身的神经细胞。裴端卿和潘光锦的这一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并有望在将来的实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进一步解释说,这些由尿液细胞转变而来的神经干细胞能够在体外扩增,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分化为各种人体中存在的神经元和角质细胞。
经进一步动物模型移植实验,研究人员发现该细胞能很好地在体内存活和融入宿主的脑环境中。
据悉,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Salk 研究所教授Fred Rusty Gage对此评论说:“(该研究)是干细胞领域中的一大重要突破,尤其是利用病人尿液细胞在体外获得具有增殖能力和体内外分化能力的神经干细胞,在干细胞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
2024-09-27
2024-12-03
2024-10-04
2024-10-14
2024-10-15
2024-10-30
2024-12-03
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剂型之一,其传统生产模式存在产尘量大、生产暴露环节众多以及工序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生产 OEB4-5 级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车间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针对高毒性或高活性等固体制剂生产所需采取的技术手段与措施。
作者:卞强、陈宁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