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人员已发现一种可控制纳米粒子(药物载体)形状的新方法,研究还展现了纳米载体的形状对治疗癌症等疾病的功效会有很大的不同。研究成果发表在10月12日《先进材料》杂志网络版上。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因治疗技术不使用病毒携带DNA(脱氧核糖核酸)进入细胞,因而可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参与研究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毛海泉(音译)认为,这些纳米粒子或可成为更安全、更有效的运载工具,以针对遗传性疾病、癌症和其他疾病开展基因药物治疗。毛教授一直在开发用于基因疗法的非病毒纳米粒子,其方法是将健康DNA片段压缩进聚合物保护涂层内。这些粒子被设计成仅在血液里流动并进入靶细胞时才会交付其基因载荷,聚合物随之在细胞内进行降解并释放DNA。
使用该DNA作为模板,细胞可产生打击疾病的功能性蛋白。新研究中取得的重大进展是,研究人员可将这些粒子调整为3种形状——棒状、蠕虫状以及球状,以模仿病毒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研究展现了纳米粒子形状在基因疗法的重要性。研究人员使用相同的纳米材料和相同的DNA进行动物试验,唯一的区别在于纳米粒子的形状。结果表明,蠕虫状粒子在肝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要比其他形状多1600次,这意味着,这种特殊形状的纳米粒子在传递基因药物时也许更有效。
该研究中所用纳米粒子的形状,经由将聚合物包裹的DNA暴露于不同的稀释有机溶剂形成。在研究人员设计的聚合物的帮助下,纳米粒子收缩成带有“屏蔽”罩的某一特定形状,以保护基因药物免遭免疫细胞破坏。
2025-01-23
2025-01-17
2025-02-12
2025-02-27
2025-01-22
2025-01-20
2025-02-03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制药领域,固体制剂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及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等。作为压片机市场中的领导者,菲特正在进行战略升级 - 以粉末配方和固体制剂工艺解决方案合作伙伴的新定位,服务制药、营养品和化工行业。凭借全球资源、先进技术和深厚经验,菲特将为客户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方位支持,帮助客户优化研发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携手客户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邵丽竹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